《中世纪艺术(剑桥艺术史)》读后感_800字

《中世纪艺术(剑桥艺术史)》读后感800字

1)罗马式艺术:11世纪晚期到12世纪之间,建筑特点厚重的石工、圆拱、拱形屋顶,壁画艺术特点人物和构图被分解开,而不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强调对称和线条,而不注意身体的正常比例;为装饰而装饰、为图案而图案;故意将大型作品制作成平面的,从而重视精神的方面而不是肉体的方面。
2)早期哥特艺术:12世纪,建筑风格的特征是肋架拱顶和尖形拱门,骨架般的结构增加,还有窗花格。雕刻家在新的哥特式建筑的门洞里试验出塑像柱。圣像艺术的设计者表把三个门洞的雕塑内容连为一体,体现同一个题材。画师、金银匠和制作小物件的艺术家还蓄意使用了象征法,例如在新旧约故事之间采用类比预示。这些艺术家,尤其是那些做平面作品的人,比如画家和珐琅镶嵌工,开始在作品中强调线条,包括外形线还有轮廓线。绘画中强调线条,与早期哥特式建筑中喜欢清晰的结构遥相呼应,因为在那些建筑中有凸出的爬墙柱、有肋架和水平装饰线。
3)盛期哥特艺术:追求高度,建筑的典型式样是十字交叉的长方形教堂,入口做雕塑,窗有彩色玻璃;辐光式建筑大约在13世纪中期出现于法国,它因圆花窗上的辐射状窗花格而得名。在雕塑中,教堂入口处的侧柱像变得活灵活现了,其人体构造越来越逼真,脸上的表情开始个性化,衣饰的情调与式样也被处理得越来越富有想象力。这个世纪也是彩色玻璃的世纪,是艳丽的手抄本插图的世纪。
4)后期哥特艺术,14-15世纪,建筑物不再一味追求高,它内部宽阔、格调一致,出现了扇形拱顶。雕塑品不再附着于建筑物,其中有许多是独自站立的,展示一种优雅而夸张的曲线。手抄本插图的作者掌握了更多的技巧,在表现三维空间的幻觉、在强调哥特式的流动轮廓方面更加成熟,这种轮廓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甚至给人以美感。在每一个领域,后期哥特式艺术都更加强调个人的创造而不是集体的工作。新的转折出现了,人们更多地把世俗生活看作是适合艺术创作的,这种转折反映了观念上的又一个变化,正是这个变化,给16世纪带来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0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800字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挫折、困难都会出现在我们的人生里,但是只要我们对生活抱有希望,那么任何挫折都会被我们打败。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材料来源于警察局里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82
  • 《红船领航》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读完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咱们浙江就是红船精神的孕育地和发源地,作为一名浙江的小学生,我很是自豪。我觉得这本书中有个叫《诞生!中国共产党》的章节很重要,因为, 这里记录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92
  •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800字

    “永别了,――我伸手去拉,可她的衣服像影子一样从我手里一掠而过。我抓到的只是一小块蓝色。而我头顶上的大,突然发出特别明亮的光来,轻轻抹掉了我手掌最后剩下来的一点蓝光。我的妈妈没有了…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78
  • 读《西蒙的爸爸》有感1000字

    经过10年磨砺,莫泊桑的第一部爱国主义激情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梅塘之夜》上发表,使他一夜登上法国文坛,公众一致称赞它是一片杰作,欢呼法国文坛出现了一颗新星。《羊脂球》以普法战…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30
  • 读《神龟侠猫》有感400字

    说起这本书的名字,大家一定都会好奇地问道:“有这本书吗,我怎么没听过?”是的,这本书并不出名,但是如果你读一读它的类容,绝对会入迷。 先介绍这位作者吧:赵文清,回族。深圳实验小学小…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264
  • 读《天青》有感800字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每当读起这首词,脑中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在班师回府的路上阴雨连绵, 凉 风习习,岳飞心中充满悲愤,黯然神伤,向天空吟出了这首词。那满腔的悲愤,…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