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学生活》读后感900字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历代论引
朱子说:“圣人之止,无非至善。五者乃其目之大者也。”解读
做最好的自己
自己是谁?负什么责任?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什么事情该做?哪些利益不该得到?这一切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要能够“知其所止”,即知道自己应该停在什么地方,然后,才谈得上“止于至善”。作为人,是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的。对于为政者来说,是否有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修养素质,更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兴衰。古人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而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我们并不只是自己,我们承担着诸多的角色,在任何一个方面,我们都必须做到最好。我们没有理由回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对于我们大多数个人来说,作为普通的一员,就应当恪尽职守尽责敬业。因为职业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的需求,没有职业,我们的生活就将陷入困境。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升为负有一定责任的主管,我们就应该修养自己的德行,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在处事中体恤他人,不要苛求,因为自己也并不完美。而作为下属时,就应当谨慎恭敬,对于自己承担的事务,应该努力做好,不出纰漏,对待上司,尊敬诚笃。回到家中,我们作为女儿,对于父母就应当尽孝尽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赡养老人,使父母能够颐养天年。因为我们自己也必有老来的日子。而对于自己的儿女,我们作为父母,就负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就必须以深沉的爱来对儿女的未来负责。因为儿女是承续我们的未竟事业的希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更应当信守承诺,遵守信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的现实,也组成了我们自己的人格和人品,我们只能是尽力做好,义不容辞。
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作为人,一生中需要面对太多,“知其所止”,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于何处,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同的身分、不同的角色转换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到自己,认识自己,确定最适合自身的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