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漫游者:重启蒙娜丽莎》读后感_1100字

《神经漫游者:重启蒙娜丽莎》读后感1100字

科幻小说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点,在于超现实的设定。
一本优秀的科幻作品,注定是要用天才般的想象力完成一个惊奇的设定,来捕捉人心的。
《三体》的降维攻击、黑暗森林;《银河帝国》的心理史学、生命共同体盖亚星系;《神们自己》的外星种族设定……
人们之所以痴迷科幻小说,在于这是人类想象力飞得最远的点。至于人性探讨文笔如何之类,你一看的不是现实主义,二看的不是散文,反而不必苛求太多。
所以即使《神经漫游者》翻译地一塌糊涂,理解费劲,依旧是一本优秀的科幻作品。其中“赛博空间”、“牛仔”、“神经手术”……搭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相当惊艳。
而作为其世界观续作的《重启蒙娜丽莎》,与之相比逊色太多。虽然采用了多线程叙述的方式,但也只是个噱头而已。设定已不能提供任何惊喜,把多线程故事还原为正常的顺序,也略显平庸。结尾部分几人永生在赛博空间,去找另一个赛博空间的人交流感情,更是情怀多过深意,像是强行拼凑的尾巴。
第一条线:黑手党的女儿因为父亲事业不稳,被送到伦敦躲灾,意外被卷到安其拉的事情里,机智逃命。这条线唯一惊艳的点在于,女孩于赛博空间见到3简(这人就叫3简,是个boss)假扮的母亲后,接受了母亲并不完美以及她自杀的事情。然而,除此之外,你只会想,这孩子跟故事的关联度在哪儿,算是闲笔?
第二条线:妓女蒙娜被男友卖给一个人,整容成安其拉(名义上的女主角)的样子,无辜被卷入3简和安其拉的纠葛中,最后开放结局,似乎在安其拉进入赛博空间后取代了她的身份。
第三条线:可怜的零伯爵像植物人一样,被寄存在一个沙漠中托人保管,全程挺尸。最后在安其拉到来时,利用黑客技能控制飞机、机器人干掉了追查他的人。请注意,他挺尸了本书的前3/4。
第四条线:超级大明星安其拉和男友零伯爵团聚的过程。
多线程描述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营造一种似是而非的关联性,让读者在猜测这种杆练习能的过程中沉浸于故事。四条线叙述最好的是蒙娜,这个角色的塑造要比其他人物完整鲜明地多。与之对比,其余三条都略显故弄玄虚。最后故事交汇的处理又略显匆忙,有生拉硬拽之感。
双线程还是读村上春树多些,比这个有趣。每条线可以独立成章,人物性格立体,线程交错时还会有意外惊喜。
需要承认的是,我看了《神经漫游者》之后漏掉《零伯爵》直接看了《蒙娜丽莎》,可能会有前因不明的成分在。毕竟看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零伯爵在这本里面一直躺尸直到最后才出现莫名其妙开了个挂,我完全不清楚他之前干了啥。也不清楚大boss,3简同学到底想干啥。
但客观评价,吉布森并没明确标明这是神经漫游者的第三册,那么默认这本就应该是独立成章的故事。而其中人物动机都没有描述清楚,单独来看真是不够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0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00字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当我读完了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依依不舍地合上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鲁滨逊初到荒岛,一无所有,内心充满绝望,但这一切只是短暂的。在…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297
  • 《行者无疆》读后感1000字

    《行者无疆》读后感1000字: 文:行之无涯;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余秋雨先生的又一卷著作《行者无疆》,总想写点什么。在2011年改定的新版中最后一篇文章《总结在黑夜》中也作了很精细和宏…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4
  • 读《重返狼群》有感450字

    【第1篇】 最近,我在家读了《重返狼群》这本书,让我感受深刻。 这本书主要讲:成都画家李徽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时,救了一只濒死的小狼,她喜欢它,将它带回城市,并将小狼取了一个叫“格林…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46
  • 《巨人的工具》读后感1000字

    不要去追求实现一个什么具体的“目标”,而要发展一个“系统”。 1、要为自己建立一个系统; 谈谈我的面试经历,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总会问各种问题,会问:“JavaScript操作数据…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42
  • 《变色龙》读后感1000字

    《变色龙》读后感1000字! 作者:不丧麦迪仔 这是我第一次系统性地开始读俄国文学。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语文课本里早已收录不少:小学有《万卡》,初中有《变色龙》,高中有《套中人》。…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1
  • 2013最美孝心观后感400字

    【第1篇】 在中国的汉字当中,孝这个字,老在上,子在下,这一个结构就说明了孝的内涵,孝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何把孝写得更好,写得更美? 2013年,十位最美孝心少年,他们用实际…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9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