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_1100字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1100字

虽然自己目前还没打算生育,但到了适孕年龄,周围朋友也陆陆续续开始有了孩子,近些年我开始关注教育及亲子问题。探索孩子成长过程的心理变化,总结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讨论成长中亲子关系的矛盾点,除了对教育心理学有进一步了解外,也算是一个窥探人性本质的机会。
这本书讲的很细,也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辅助理解。主要针对的是低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婴幼儿-青少年时期)加以探索。
养育孩子最难把握的,应该算是对孩子的关注程度了吧。
太过溺爱,会阻碍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以博取母亲关爱及注意为生活目标,导致随着年龄增长,无法融入幼儿园小学等社会群体;同时,为孩子包办生活的一切,让孩子丧失自主能动性,导致某些方面发育底下。例如,有些被过分保护和溺爱的儿童往往在他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愿望之前,他们的家人就已经猜到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就像人们对待聋哑儿童那样)。那么他们就不会感到开口说话的需要有多么迫切,自然就很晚才会学会说话了,或者形成口吃。
而太过忽略孩童,尤其孩子三岁以下如果缺乏父母陪伴与关怀,则会导致一生都缺乏安全感,总需要借助外物填补内心的缺失。他们会通过捣蛋,懒惰,拖延等形式吸引父母关注,此时,父母意识到孩子有问题,但不去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想要什么,而一味的责备,试图改掉孩子的毛病。对孩子来说,他们以此达到了目的,吸引了父母的关注,于是变本加厉,故技重施。长期以往,孩子做事就会越发挑战父母的尺度,真正变成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坏孩子”。
其实低龄儿童想要的,无非就是父母(或他人)的关注与关心。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仅在于孩子博取关注的方式是否被大人所认可。理解孩子很重要。当你觉得他做错事时,第一反应不该是责备他不该这么做,而应该和他沟通,了解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从而了解孩子想得到什么,我们又可以为他提供哪些正确的、不给他人造成困扰的方式去达成他的目标。
现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达到了近年来的鼎峰程度,但似乎反而孩子的问题只增不减,社交恐惧,多动症,自闭症等层出不穷。除了社会环境的因素外,我想,还有一个原因是——教育太过刻意性。我们知道,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动作会引起功能的紊乱。如果你问一个每日安寝的人晚上睡觉头发是怎么放的,那他肯定当晚就一直在在意这个问题而导致失眠。同理,父母在教育问题上太过敏感与紧张,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以身作则,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0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家的宝藏》读后感800字

    《我家的宝藏》是一篇家庭小说,记述了主人公小亮的家庭故事。里面有许多的趣事也有许多错乱的事,总之是曲曲折折,深不可测。对啊!一个家庭必然是这样的。有时让你欢笑有时让你哀愁,下面我就…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04
  • 《谈美书简》读后感1000字

    浪漫现实之美 冬有小雪,人闲无事,居家读书,《谈美书简》有所悟之。 初读书名,显然可见作者朱光潜向我们介绍了美学等一系列关于美的问题,他告知人们美在人心,美在人生在每一个跳动的字符…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213
  • 读《天使在说话》有感300字

    这几年,我迷上了《意林》少年杂志,当我再一次去买《意林》时,看到了柜台上的那本书—–《天使在说话》。买下它,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天使在说话》里有6…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77
  • 《生死场》读后感800字

    《生死场》读后感800字: 说实在的,我读不太懂,我只看到了无数的人死去,那么,生呢?是金枝和李二婶等人的自然生育吗?还是活到最后的二里半和他的老山羊呢? 死了,都死了。全村中最美…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6
  • 《童年》读书心得800字

    读《童年》有感 在炎炎中的一天晚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使我难以入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读了一本名著――《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94
  • 《智慧公主马小岚》读后感600字

    做一个勇敢、正直的人――读《智慧公主马小岚》有感 莎士比亚曾说过:“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绝不胆怯。”前几天,我刚读完《智慧公主马小岚》的其中一册,在里面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角色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4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