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读后感800字
《弗兰肯斯坦》——如果善良和正确不能兼得,那么,选择善良吧。
其实,看到后面,孰是孰非真的很难讲清楚。弗兰肯斯坦和怪人两个人代表着两种立场,如果完全站在客观的角度,那道德是很容易评判的,可惜的是,这其中双方都加入了太多感性的理念,这些感谢无一不对读者的判断产生影响。两个人共有的特质是疯狂,一定要将某件事做到极致,将某种情感发挥到极致才肯罢休,正是这种极致的想法,才使两个人都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然而弗兰肯斯坦作为一个人,当然更具理性,所以他在其后拒绝了怪人的要求,联想到,因为自己一时的妥协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最大的灾难,这是完全可能的。尽管怪人已经作出了承诺,可就凭他对关爱的热烈,就不能保证他以后不会想要索取更多,何况,对于另一个怪人,我们都一无所知。我们也可怜于怪人曾经一心向善的念头,只不过,他不仅从人类处学习到那些美德,同样地,他也感染了那些恶习,正如他万分痛恨人类对他恐怖相貌的排斥,不就同人类排斥他丑陋相貌的本身一样吗?乍听起来有理,实际上是没有理由的,他索取得太快了,他想得太极端了,因为一两件事情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结果,就对人类丧失了信心,而转入疯狂的报复中,而即使他的女伴被制造出来,谁又知道他们彼此是否能相互满意呢?我不觉得他所说的一切都是花言巧语,只不过,欲望是无穷的,学习并不能改变这种对欲望的追求,甚至会随着知识的增加而增强欲望,就如弗兰肯斯坦和怪人都曾提到希望自己一开始就不要被知识启蒙。如果不是一开始心里就埋藏下善的种子,这种欲望是没有办法被遏止的,而这颗善的种子,不是怪人通过惊人的学习天赋在短短两三年内就能学到的,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几千年来的结果!
关于书中提到的另外一处问题,印象颇深——如果一项工作使你陷入情绪的极端高涨中,并且因此缺失对现实中美好情感的感知,无法再获得内心的平静,那么,无论这项工作于你有多么伟大,都请停止下来吧。
最后说一句:物极必反,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