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读后感_2600字

《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读后感2600字

一、你内心深处想看到什么,世界就会呈现出你想看到的景象。你想要看到善良,善良的人就会经常出现在你身边。

心理预期与现实总有落差,怎么处理—1、适当对他人的行为形成较低的预期,便不会因为他人没有满足自己的预期而产生失望情绪。2、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谦虚一些,降低他人对自己的预期。3、改变预期方向。(如:粗鲁也可能是直爽,狡猾也可能是机智、灵活。)

二、人际交往—无论是浅层次的外貌上,还是在才华、能力上,或是最关键的心灵相通上,与自己匹配的人需要你仔细寻找。

1、增加熟悉度,提高吸引力。

2、预期喜欢能增加与对方建立更密切关系的机会。(人们更喜欢要与之见面的那位女生。)

3、临近原则能导致曝光效应,提高熟悉度。(常出现会留下印象,就是刷存在感)曝光在10-20次之间一般能达到最大的喜欢程度。

对立性也能引发吸引—重视你的对手,因为他最早发现你的过失和不足,感谢对手,他使你强大。(世界上每种生物都是需要敌人的,人也如此。)

让你的敌人成为你的诤友,是成功的捷径。与对立者成为朋友,能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还能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是自己时刻警惕,时刻进步。

三、识别关系定位

富兰克林—彼此的自尊,是人际交往的底线。

自尊—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其次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善待自己、看重自己)

自信—社交中的自信是在不断地社交活动中得到的。尝试才有可能得到自信,有可能成功,成功让人们重拾信心。

社交自信可以习得—社交中有自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一个社会习得的过程,自信是人们自不断的社会交往实践中学习得来的。一旦一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获得成功,就会强化成功的信念,这种信念能使他更自信。

要想培养自己的自信,就要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积极地与外界进行交往,不断增加自己社交成功的经验,在成功中获得更大的自信。

四、身体微反应—自愈力立于不败之地。

掌控力—有时候,掌控是弱者的心理,是示弱的行为,是掌控者为了抚慰自己的焦灼与不安。

成功前,保持谦卑的心态易,成功后,任然有一颗谦卑的心,就非常难得了。

人际战斗不会有赢家—生存和繁衍遇到威胁引发战斗(同行是冤家,冲冠一怒为红颜)

胜不骄,败不馁—那些无论胜败都能很快调整自己,并且很快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再创造新的辉煌的人,注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而那些沉湎在自己昔日辉煌或活在失败里的人会驻足不前。

五、捕捉对方情绪,了解对方

嚣张跋扈是自负导致的,而自负的另一面是自卑。一个健康的人,他的表情应该是沉稳淡定的。

同步行为—同步行为的一致性与双方关系的和谐度成正比。在双方的会面中,如果两个人关系和谐、相互欣赏,那么他们的同一行为会很多、很细微。

认同感是群居动物的本能–认同反应也会给人鼓励。(炫耀是在渴求他人认同)

恐惧的鸵鸟姿态—1、有些人说恐惧源于未知,2、还有些人认为恐惧的最深源头是死亡,3、但很多人认为,预估被伤害才是恐惧的真正原因。而一系列的表情上、行为上、语言上的恐惧反应,也都是对这种预估做出的反射性应对。而预估的伤害越大,恐惧反应也就越强烈。(想到最坏的结果,降低预期)

恐惧反应和不安反应的共同点是无力感,但前者对于无力感的表现是放弃抵抗,而不安反应的当事人在很大程度上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后者比前者积极。

恐惧时候会蜷缩姿态,愤怒时候会攻击姿态。

慎独—据说一个极高道德感的人会达到“慎独”,就是在只有自己在的时候,也会为当前的行为感到耻辱。但我们毕竟是凡夫俗子,我们的耻辱,是因为有观众的存在。

六、九型人格

付出型的人—总是将关注点放到他人身上,不妨鼓励他多谈谈自己,并告诉他你想了解他,想知道他的事情。当你想为他做某件事时,告诉他们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快乐,他们便会接受你的付出。

成就型人格—个体的成就动机与其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有关。成就型人格精力充沛、动力过人,喜欢挑战,好胜心,常常与人比较,以成就衡量自己的价值高低,注重形象,喜欢罗列自己的成就,逃避失败,按长远目标过活。目标感十分强,确定了目标就会全力以赴。(感觉自己压力大,总是不满足,总觉得可以获得更多)

逻辑型人格—逻辑和理论,专注于研究、革新,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不高,也常常只想不做,他弄清楚是这么回事,就可以当做自己的亲身经历。

活跃型人格—有天才、敏感度高、多才多艺,学得快。欲求太多,吹牛过头。

做人低调意味着自信,因为自信才没有必要去刻意张扬。

七、打开心扉,获取信息

上帝视角—我在祈祷时可以抽烟吗?我在抽烟时可以祈祷吗?

安全感–主动挑明一些不利信息,然而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从而促使他下定决心接受你。

在交流过程中,获取的答案可以分为两个类型—销售型(对方努力让你相信他所说的是正确的,但没有太多信息去支持和证明)和告知型(对方反复检查自己所说的话,搜集信息给你,他的回答很诚恳)。

分析答案—是否是自己所要的答案,可靠性,直觉与逻辑。

八、说服对方

引发思考利于说服—想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贯彻你的想法,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觉得那是来自他自己的主意。尽量引发对方的思考,他他们变得积极主动,学会提问,一旦对方有了思考,不论说服对方是否认同,都会让人对这句话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把想法变成他自己的)(用请教式提问来说服对方)

对方需要为开头—谈论对方需要的,并且教他怎么去得到。

细节说服力—习惯说细节的人,往往比一般人更具有魅力和活泼性,无形中也累积了个人的说服力。

人性中存在“惰性”—大多数人会在认可之后继续维持现状,而不采取任何行动。

讲故事—故事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最快的方式,通过故事,可以传神地将你的意念传达给对方、深深地影响对方。

参与感—共同参与能让人与人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一起同甘共苦的两人,感情自然会深。

两种方法防止别人犯错—1、让人不敢犯错(强制手段)2、让人不想犯错(沟通的艺术)。

想让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就要依赖于他的自尊和良知的觉醒,有智慧的人都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设法将事情往好的方向引导。

九、提升影响力

承诺一致原则

共同目标来影响对方(我们,命运共同体)

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先替对方着想。

影响力:互惠原则、承诺一致原则、稀缺、社会认同、喜好(相似性)、权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1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堂吉诃德(下)》读后感_800字

    《堂吉诃德(下)》读后感800字 #堂吉诃德的黄金时代#疯疯癫癫的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乔的出征为什么受到了周围人的大力支持,甚至连公爵和公爵夫人都乐意陪这位高瘦的查曼骑士完成他的骑…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63
  • 《红楼梦》第九回读后感1000字

    宝玉真是急性子,迫不及待地想和秦钟见面。秦钟大抵也是如此,可他说话不顶用。总在女儿堆里,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投的来的男玩伴,必然很兴奋。 袭人方才的闷闷,此时的正论,请教诸公,设身处地…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7
  • 读《别饿坏了那匹马》有感600字

    【第1篇】 想必,你们大家看了第三单元的课文都觉得很感人吧?是啊,那位守书摊的残疾青年和那位装耳聋的教授……他们好伟大啊! 守书摊的那位残疾青年,他只为了那位作者能够开心、快乐的看…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92
  • 《一地月光,满天星光》读后感600字

    我看了一本书叫《一地月光,满天星光》,这本书中有许多个小故事,其中,最吸引我的故事是稻草人。 稻草人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农田里有一个稻草人,它渴望变成人类,渴望自由。于是,它问流浪汉…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86
  • 《我做女孩》读后感600字

    【第1篇】 相信大家一定读过《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吧,他们的作者就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在她的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本就是《我做女孩》,记得这本书还是我的向我推荐的,里我又重新…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09
  • 《再多不舍也要勇敢向前》读后感_1000字

    《再多不舍也要勇敢向前》读后感1000字 我从不认为男女之间有真正的友谊。当然了,交道打得够多,气场又合的同行,会谈得比较来,不分男女;送孩子上同一个培训班的家长们,也会自然酿就友…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