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寡妇」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严歌苓

《第九个寡妇》是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她的转型作。作品讲述了中原地区一个叫王葡萄的寡妇在土改时期藏匿其地主公爹的传奇故事,时间跨越二十世纪四十至八十年代。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的传奇经历相结合,深远的济世情怀与浓郁的生活气息相结合。王葡萄是严歌苓笔下最光彩照人的女性角色之一,强大而嚣张、坚忍而娇媚,其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使其超越了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小说的情节从葡萄以童养媳身份掩护公爹尽孝与作为寡妇以强烈情欲与不同男人偷欢之间的落差展开,写出了人性的灿烂,体现了民间大地的真正的能量和本原。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严的作品有种特别的味道,是属于女性的柔和细腻与饱经沧桑的冷峻大气恰到好处的揉在一起——就如甜腻的蜜和微苦的柚子完美契合一样——所作用出的醉人气味。

《第九个寡妇》也不例外。这是一个横跨四十余年的故事,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前赴后继的运动,见证了史屯的兴衰变迁,书写了一个俏寡妇到半老徐娘的壮美史诗。

王葡萄,就如她的名字般,饱满、水灵、剔透。毫无疑问,她是美丽的,而这种美,是健康的、有生命力的、像葡萄般沁人心脾的美。

她是个孤儿,她的父母在逃难时便与世长辞了。陈怀清从一同逃难的葡萄同乡那将她买回来,做小儿子铁脑的童养媳,一个万恶的封建公公正渐渐浮现在我眼前;却又不尽如此。用他自己的话讲,葡萄是半个闺女半个媳妇,这也是为什么葡萄出嫁那天风光的很,还用的城里时兴的新派形式。

史屯是个平淡无奇的河南村子,可战乱打乱了这里的秩序。被八路袭击的日本兵企图通过媳妇认丈夫的方式,找出窝藏在史屯的八路民兵。有八个女人出于各种缘由——多是对丈夫与婆家的不满——把民兵认作自己的丈夫,让真正的丈夫成了刀下亡魂。

葡萄成了第九个寡妇。实心眼的她当然没有认民兵当丈夫,尽管婆婆待她很严厉,甚至虐待。然而铁脑却被当做泄露民兵踪迹的奸细,在一个燥热的夜里,被悄无声息的做掉了。

乱世里,孙怀清——屯里的人们都管他叫二大——的三个儿子,一个当了共产党,一个入了国民党,一个成了冤魂。他的妻子也在日本人的轰炸下丢了性命,在无常的命运之手的安排下,其与葡萄相依为命。

再后来,土改期间孙怀清被打成了地主,尽管他只是勤勤恳恳经营着祖上传下来的五十亩地、开了个小杂货店,没有人知道他曾给风雨飘摇的共产党送过大洋、运过盐粮,他的骄傲也不允许他自己提。他和其他的地主一起,被推上了刑场,吃冷冷的枪子。然而他躲过了一劫,被葡萄藏了起来,这一藏,就是四十年。

这是一个讲述人性光辉的故事,无论是葡萄的坚韧、质朴、乐观、有些冒傻气的执着,还是二大的勤劳、和善、苦难里翻着花样的找甜的一身本事,都让我对印象里愚昧落后的中国旧社会的农民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这也是个把人心的那些阴冷潮湿无情展露的故事,儿子主动要求枪毙二大为了自己的进步,受过二大恩惠的人在批斗时却毫不留情,艰难年景里人人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整部作品时而有张爱玲般细腻到针尖的笔触,把一段段情爱翻云覆雨,时而有余华般较之黄连更甚的苦难,将动荡与运动带来的深切痛楚撕扯开来。

前半部分如滔滔江水恢弘壮阔,后半部分又像潺潺溪水缓缓道来,又何尝不如王葡萄一样,从使不完力气、从不肯吃亏的能干倔强,到饱经岁月洗礼的豁达通透。

“我能吃苦,可不能吃亏,吃亏才苦着哩!“想着想着,王葡萄又在我的脑海里鲜活了起来。

葡萄把自己的一生活出了史诗般的厚重,虽然她一直 “思想落后”,无论是土改、四反还是文革,她都不感兴趣,虽然她满心里只有养着的小猪崽子、每天要做的活计、纳不完的鞋底,对了,还有她胆大包天藏匿的地主公公。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佩服作者对那个时代以及人物的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我读到的更多是叹息,眼泪、那个时候人的生命好廉价,饿死的,斗死的,打死的……庆幸自己活在如今这个丰富而和平的时代��)本书的两个灵魂人物,王葡萄以及她的领路人公爹孙二大。

这部作品讲述了强悍朴拙、蒙昧无邪,心灵手巧、心地善良的寡妇王葡萄横跨了四十年的故事。

他们在一九四四年夏天的那个夜晚开始守寡的。从此史屯就有了九个花样年华的寡妇:最年长的也不过二十岁,最小的才十四,叫王葡萄。后来寡妇们有了称号,叫做“英雄寡妇”,只有葡萄除外。

王葡萄,7岁、14岁、54岁,无论女孩、小媳妇,还是寡妇、母亲……时事再变,身份再变,唯一不变的是她的那双眼睛。她那双“不谙世事”而又把什么都看透的��(作者反复描写她的眼睛,我在脑补那个演员能够演出那种感觉,想起了红河谷里宁静的那双眼睛)

从小在孙家做童养媳的王葡萄,土改时将被划为地主的公爹从刑场背回,藏匿于红薯窖几十年,(我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富农一不偷二不抢,靠勤快和精明把日子过好了,却要把财产分出去,而且还拉去斗甚至枪毙,难道真的要一穷二白才光荣?)

葡萄的一生经历了土改.反右,四清,三年自然灾害,她活的非常通透,从不人云亦云,别人聊闲天,她开窑烧砖,把自己的房子整得漂漂亮亮,高大结实。别人搞运动,今天斗这个明天打那个,她专心喂自己的猪,把自己喂成了养猪模范。她不争先进不畏强权。别人饿得两眼发慌,她把自己收拾的白皙细嫩,人见人爱。

她一生历尽了幼时身为卖身雇主的丈夫铁脑,少女懵懂初心时的恋人琴师朱梅,婚外对象丑冬喜,有孩子骨血之连的少勇,以及丑东喜的弟弟春喜,而她跟作家老朴更多的是内心的互溶相通。这种关系里有夫妻间的琴瑟和鸣,恋人间的新鲜浪漫,还有朋友间的忠诚,值得安慰的是最后作者还是安排了有骨血之连的少勇在一起了。(虽然之前他很不是东西,为了划清界限,支持把自己的爹毙了,对,他是孙二大的二儿子)总算有人和她真正的做伴

史屯的人都只看到葡萄过得比普通人家好,不知道她一个寡妇怎么样撑起一个家,把不是亲爹胜似亲爹的孙二大照顾二十几年。所以不管是什么时代,生活中人们都习惯将自己最风光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别人也就只看到你的风光,可是有谁能看到风光背后的东西呢?很多时候,得到的多意味着承担得也多,每件事有正面,就一定会有负面,只是我们总习惯看正面,可能是我们知道自己的缺憾,所以总喜欢拿那些看上去完美的人和自己做比较,把他们当做人生的榜样和坐标,所以和别人比较没有意义,只有和自己比较才是最有价值的,你的今天比昨天强,就证明你进步了,只要你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就说明你是成功的,因为距离,别人是我们眼中的风景,但他们脚下的泥泞和坎坷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2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杰出的流年》读后感

    今年,我读了一本名叫《杰出的流年》的书,这本书是我的――张杰写的一本自传,记述了他从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如今这个成熟稳重歌手的故事。 一唱歌就震惊全场,一说话就吓到在座,一个笨嘴拙…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56
  • 我的奇妙书店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生日的时候,表姐提着用一个小袋子装着的生日礼物给我。倒出来,才发现是一本外表很精致的书,名叫《我的奇妙书店》。 这…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65
  • 《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读后感1000字

    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 青春,梦想, 成长,奋斗,事业及生活,这是俞敏洪《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谈及的话题。映入眼帘的是自序中的两句话,一是不要让害怕本身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二是不要放大…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16
  • 《桥下一家人》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幸福与你同在 “桥下寒冷的风,吹不散一家人温暖的爱”这句话出自美国作家纳塔莉・萨维奇・卡尔森的作品《桥下一家人》。它就像清澈的泉水,滋润了心田;也像里的一束阳光,温暖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23
  •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

    【第1篇】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249
  • 《野葫芦大院里的孩子》读后感400字

    今年,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野葫芦大院里的孩子》。虽然这是一本由日常生活编写出来的书,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这本书主要讲了两个巫婆,她们都住在野葫芦大院里,一个叫拖把巫婆,另…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2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