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社交的本质》读后感1000字
直到 今天才开始写这篇书评,一来觉得读完之后应该反思一下,二来想看看别人是如何说。官方书评介绍说,这本书把小扎拉下了神坛,成为了一个人,把Facebook推向了神坛,因为它可以是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比如,帮助总统参加竞选,与abc ,cnn合作 使新闻可以快速传递到每一个人,帮助海地的灾民筹款等。确实,非常不可思议。 我也看了其他书友对此书的评价,当然说此书非常棒的有很多,也有人说此书说蹭热度,没什么实在价值。对于本书,我觉得应该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想想看自己看本书的目的是什么?难道真是因为好玩吗?也许是,但对于我来说不是,我喜欢从书中寻找可以启发我的东西,比如,之前看高阳先生的红顶商人,目的是为了探寻不一样的胡雪岩,然而,我觉得读过之后,对我很受用,一句杭州俚语,花花轿儿人抬人揭示了古今一个人与人相处的不变真理。回到这本书 ,当然给我的启发也是很大。
第一点,无论Facebook 从开始还是到现在的完善,都是以人为中心,从真实需求出发,比如实名制与认识的朋友,还有如何与陌生人建立社交关系,继而成为朋友,群组功能,主页功能等。这是很人性化的东西,也是最吸引用户的地方 , 我之前有申请过一个账号,本来是因为工作需要,到现在为止,已经分不清生活和工作哪个在上面的比重大些。
第二点,社交的本质,所谓社交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连接,但是设计到每个个体时,情况就会复杂很多,比如,有些更新不想让父母看到,不想让某个朋友看到,不想让陌生人看到,怎么办?设置朋友分类,当发布消息时可以有选择性的公开。实名制对于社交来说,也是优劣各半吧,毕竟有些话我们只愿意对陌生人说。这一点我保留自己的意见。人人都是自媒体,让我等小民也有了声音被曝光的机会,但是能量有多大,不好说,社交话题最集中主题一般包括明星话题,受灾捐款,电影电视等。即使你是自媒体,你的声音能走多远,多少要有一点运气,但是有一点,借助自媒体,起码有机会。至于社交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以及未来如何教育孩子方面,我觉得她说的对极了,当一个人被“占用”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就在你这儿,他是没时间做其他事情的。
最最重要的一点本书提到的,就是注意力付费,未来谁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谁就能赚到钱,我觉得罗胖2017跨年演讲说的相同主题就是从这里“偷“过去的。
自己的设想 :为什么有些企业成功了可以做的很大,有些企业成功了,做的很小。因为前者满足了大部分群体的个体需求;后者满足了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