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中华国学经典)》读后感1000字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家乡贵阳,人们把闲来无事聚在一起闲侃叫做"聊斋"。蒲松龄有民间故事集,就叫《聊斋》。聊者,闲话也,胡话也。斋者,屋室也,素饭也。二者之主题,往往不离神仙鬼怪,非得不着边际,非此不为"聊斋"。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也是一本聊斋故事集。但要论在民间的流传之广,却不敌蒲松龄的《聊斋》。有个缘故,蒲书盖写给普通老百姓看也,所以用笔口吻通俗,易于理解记忆》。纪书则不失为才子书,有些内容颇具深度,腹墨不多的读者,惟恐有些吃力。这大概是纪书流传限于文化圈较多的原因之一,盖只能为小众所阅也。
纪昀此人,也是一个人生玩家。非此,哪里省得为这些路边的野花驻足留影。中国旧时的文人,道德癖是很严重的。道德气息过重的人,大多不解生活情趣。
神狐鬼怪,也是人的一种变体。所以,也无非人性的渊薮。书中把神奇世界的逻辑通过鬼怪们的口,一一道来,颇有令人矛塞顿开之感。原来神鬼世界,也无非另一种形式的人性世界。而所以神奇者们苦恋人世,盖出于鬼界妖界人性气不足耳。此人性气,说开了,也无非就是酒色财气。少了美酒,美人,兼没钱,又或有钱没地去花销,又兼彼界没有任侠义气,或者有,那些伎俩门道大家也都会,所以是非常苦闷的。
花花世界还是令人向往的。所以神怪们居然有不少不图修仙成神,居然但求做个红尘中人,美酒美人,美美的再活上它一世,便是死了,也居然毫无所怨。娱乐至死,或曰快乐至死,乐死拉倒,神仙是不做了。
所谓妖道鬼道神仙道,说到底无非残缺的人道。道教传说的最高境界是"离恨天",你看这天名起的,到了最高境界,还不忘"离恨"。这哪里是"离恨",分明是"有情"呀!
佛教传说中有"八部天龙",其中最高神叫"帝释天",为八部众之首,居于须弥山上,善见城中。按佛教的说法,凡人即便修到了这个层次,也依然是会死的,无非寿命长了一些。帝释死时不乐本座,腋下汗出。这个表现,类似于我们的俗话"作",谓作死之故也。八部也无非是一群超级的人而也。
其实纪昀有个掩藏的主题:修什么妖道神道,其实都不如修好人道。人道修不好,做鬼也是个劣鬼,成妖也无非是个谬妖,更谈甚么神仙之道。重点还是要回归于人,圆满于人。
用哲学的话讲,有清自王夫之始,唯物主义萌牙渐盛。纪昀尽管大谈妖鬼,其实是不相信这些荒谬之说的。也无非就是聊斋而也,一种生活的情趣罢了。
2017一11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