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后感700字
本来是很好的一个故事,作者文笔也好,但非要去拿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做比较,观点还是非常偏颇偏激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引起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不涉及孰优孰劣的问题。在如果讲究“政治正确”的年代,作者满书的贬低农耕文化,抬高所谓的游牧民族狼图腾的精神大有种族主义言论的影子。
游牧民族相对农耕善战好战。首先是马背上的民族在战争中天然就有优势,在古代马对于战争就是最重要的一种战略资源,骑兵的作用就像二战中的机械化部队。
其次游牧这种生产方式受天气影响比农耕更大,一但发生灾害,他们就不得不南下抢夺物资。更别提中原政权又经常禁关禁贸,草原物资匮乏,无法知己知足,茶叶等各种生活必须品无法贸易那就只能抢了。
而中原地区各农耕政权为保护共同利益,以华夏为蓝本,干脆就直接整合成了一个政治实体,以此来对抗游牧民族的入侵。当然统一对于农耕来说好处不止于此,中国地理上的特点也为统一创造了好的客观条件。
因此无论是五胡入华、蒙古灭宋还是后来的满清入关,都是中原政权最虚弱的时候。而毫无疑问每一次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农耕地区的破坏都是很大的,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其它方面。作者用隋唐、清朝的说这是游牧给农耕输血才出现的盛世也是无稽之谈,大破之后必然大立,这和什么民族融合无关。而且前提还是游牧民族必须融入到农耕文化中,否则就像蒙古一样,它创造了什么盛世吗?结果还是从哪来回哪去。清朝倒是保留了一些自己的文化,但总体上还是被同化了的。
大段大段错误百出的议论,和带有另类种族主义的言论让我对整个故事都失去了兴趣,差不多是跳着读过来的。作者在草原生活了那么多年写一部纯粹描述草原生活和故事的书,也许会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