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900字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长期失衡,引发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实体经济(工业)才是强国之路。
于是,工业4.0的概念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被提出,提出者是以德国工业界的代表为主。4.0是结合德国工业的发展阶段,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到智能化,实际上也是一个逐步和ICT技术结合的过程。德国业界提出该想法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接着,美国也提出了先进制造,中国提出了制造业2025的目标。简单来说,工业4.0就是将“汉诺威与硅谷”结合起来,再加上“互联网”。德国的制造业比较发达,美国的网络通信比较发达,工业4.0的核心要素也是三大要素:互联的网络、工业大数据的应用,以及智能机器。
中国制造2025的纲领将制造业定位成“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15~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2025~2035年,达到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第三步,2035~2049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中国传统制造业优势正在日益衰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将是大势所趋。中国制造目前的实际任务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加快形成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新格局,有望到2020年初步完成从工业革命2.0向工业革命3.0的升级,并奠定工业革命4.0的重要基础。
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做专、做精、做到极致,是一个可持续的企业战略,劣币驱逐良币,永远是市场的短期摇摆,企业不应该受到这种市场异动的影响,以侥幸心态降低企业的品质标准,去适应这种竞争。
产学研结合,机器代人,互联网,新的工业模式,必将带来新的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同时需要新型人才的培养,新一轮工业革命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基础上,结合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产业变革。
我们要学习德国制造的精神,严谨认真,以品质求生存,同时,要关注能源,生态,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我们要引以为戒,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怎样将发展与生态相结合,是一条艰辛漫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