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的悲歌》读后感_800字

《乡下人的悲歌》读后感800字

J.D. Vance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乡下人。他的祖辈(阿公阿嫫)就已经离开乡村,在上世纪中叶在南部工业重镇扎根,成为中产阶级。但在他眼中,没有接受多少教育的外祖父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未改善他们作为乡下人在文化上的不安。即便是在“过得最好的时候,他们也在挣扎着适应。”
铁锈带自80年代后出现颓势,曾经辉煌的工业重镇瞬间败落,区域经济一泻千里,失业率大增,人口外流。这是作者童年至入伍前的生活背景,所以这个所谓的乡下人的悲歌,其实是衰败的城市里,新生的贫困群体的悲歌。
成长过程中,父亲缺席。母亲暴躁易怒,嗑药,作为家长极不称职。若非阿公阿嫫的庇护,他极有可能就陷入那个令他恐惧的泥沼:无法完成学业,缺乏技能,失业,贫穷,滥用药物,一辈又一辈。
不幸中万幸的是,万斯不称职的母亲相信教育,“早在我会阅读之前,她就把我带到公共图书馆,给我办了张借书证,然后又交给我怎样用它借书。在家里,母亲也总是保证我有儿童书看”。 (说到这里,就想到熊培云先生在故乡建的图书馆,真是利在千秋的善举)。就连粗砺的阿嫫对万斯的要求也是“ 考个好成绩,找份好工作”。在他开始学微积分时,阿嫫投“巨资”为他买的市面上最先进的德州计算器,使他意识到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的借口,只有拼尽全力读书。
人生关键处,只有几步。万斯的几步关键处,都有人伸手扶持。
阿公阿嫫自不必说,高中时期的传奇般的老师,大学蒙师蔡美儿,女友乌莎,都是在他即将迷失时为他点亮了照亮前路的灯。
海军陆战队的磨砺,耶鲁大学的修炼,那个居无定所,饱受创伤的万斯脱胎换骨,爱情事业双丰收。
脱离了苦难,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回首不堪往事,才能直视那些深藏的,曾经羞于示人的伤疤,并把它们看作成长的里程碑。若还深陷贫穷与困顿,那些苦,那些伤,就变成心里的刺,不但伤自己,还伤人。
天助自助者。
眼界即境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3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城南旧事》读后感_9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900字 《城南旧事》写的太过真实,不像是小说,而像是回忆录。真实的事总是有些乏味的,不如虚幻的小说来的精彩。比如书读到最后一章《我们的爸》,我真的是硬着头皮读完…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88
  • 致鲁迅先生

    尊敬的周先生: 您好!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您写这封信,略表我对您的崇敬仰慕之情。自幼我就是您的忠实读者,无论是生动有趣《朝花夕拾》《故事新编》,还是深刻而发人深省的《呐喊》…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82
  • 我读《神曲》作文600字

    梦幻中什么都似乎是真的,醒来之后才发现其实只是黄粱一梦罢了。但有时却不能不相信梦幻中的千真万确。 ――题记 晚上,独自一人在台灯下无聊的看着历史书,这是最能消遣的事。无意中我看到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09
  •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传承道德礼治 助力现代法治 ――读《乡土中国》 从泥泞的土地里稳步走来,古老的中华文明正迈向现代。当今中国,城市高楼林立,生产兴旺,交通发达,通讯便捷,一日跨越南北,居家领略天下―…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298
  • 读《千年一叹》有感1200字

    随着时光的流逝,余的《千年一叹》已杀青收笔,然而他却以此封刀,影退江湖,只为我们留下一本《千年一叹》以及其他博学多识的知识分子们的评价。 余秋雨,对以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787
  • 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700字

    这是一部众所周知的巨著,用巴尔扎克奇妙的文笔、对人世的深思和无法遏制的情怀铸成。时至今日,仍令理论家百谈不厌。以我现在的能力,也只够发表一些浅薄理解。《欧也妮•葛朗台》…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9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