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读后感1400字
个人心目中国内抗日剧最好的是《历史的天空》,至今无人超越。
1. 男一号姜大牙,从原本一个对共产党毫无概念的草根,最终成为将军,他最初的想法是参加国军,因为国军是正规军,这应该是当时民众的普通想法。他到了新四军的地头都还想着吃完了继续去投国军,后来因为美女才留下来参加新四军,这很符合人性的现实,而不是高大上的主旋律。
2. 前面很大一部分讲述他犯的错误,以及在战争中的成长,思想上的成长。这个讲述的让观众明白当年G军为什么能发展壮大,特别具有说服力。
3. 更为难得的是,本剧的配角绝大部分都很出彩。里面的人物形形色色,基本上囊括了TG的各种经典人物:光明磊落、一根筋坚持原则的张普景;以前犯过错误,有点胆小保守还有私心的窦玉泉;毫无气节、心胸狭窄,但是深爱东方文英的万古碑;善做思想工作,团结同志以及负责地下工作的政委王兰田;老革命、具有崇高威望,爱护同志,坚持自己理想和理念,知道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来抗日,给予具有成长空间的同志的包容和帮助的司令杨庭辉;和姜大牙一起加入部队,也在不断成长,但是管不住下半身的朱一刀(在剧中和妇女主任滚瓜棚的描写还是第一次看见),以及李文斌、东方闻樱等,个个都不是完人,都有自己缺点和优点。各种剧情太丰富了:包括了内部互相批评资料被人偷偷往上级递送,至今仍未解禁属于党的机密的纯洁运动整风斗争,朱一刀进城后又和年轻的女学生勾搭上,李文斌和情人搞上,给情人哭诉自己一心做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但是在现实中处处碰头,被抓后受不了酷刑叛变。 这些让人看了之后觉得这才是真实的社会和革命,不是一块板,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斗争,然后也解释清楚了这些斗争是怎么在抗日救国这个前提下得到解决的。
里面有一场戏,是李雪健饰演的杨庭辉和张普景的对手戏,杨对张说:“昨天他们还对革命一无所知,今天就已经在和我们一起战斗了,你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进步,一个水平,要允许他们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台词大意), 这场戏拍得很有感觉。
4. 里面对国民党的描写也比较中肯,国民党里有坚持抗战的血性汉子,有一心搞内斗的陷害自己人的高汗英等等,都描写得很真实。
5. 没有很多夸张的战争大场面,初期时实力不够各种小游击战,零敲碎打,抗日结束后,麒麟山军分区才成为纵队下面一个旅。后来抗美援朝,姜大牙的那个师都快打光了,这些都符合现实。
6. 后期对文革的描写,也挺写实,包括张普京的死,万古碑造反得势,姜大牙和陈墨涵被下放,朱一刀的背叛等。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国产剧的禁区,可惜几乎没有后来者了。
7. 里面的感情戏,从姜大牙和姜春云,东方闻樱的纠葛,朱一刀和妇女主任到进城后和女学生勾搭,陈墨涵和高秋江,以及石云彪他们之间的感情等等,还是那句话:写实。
总之,个人觉得《历史的天空》比《亮剑》好不少,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后者比前者火爆很多,且在各个电视台反复播放,前几年还有重制版。
《亮剑》初看起来的确让人热血沸腾,但是里面很多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彭德怀的镜头,一概都是在地图前,除了发火吹胡子瞪眼,就是下命令。比如里面李云龙的部属和日军的特种兵部队交战将对方击溃,现在公布的资料都清楚地显示,抗战初期,即使是日军的普通部队,敌我双方的伤亡比大概是一比十,更不消说是日军的精锐特种兵部队了,YY得太过厉害。
另外一个很大的缺点,《亮剑》中除了几位主角刻画得还算丰满之外,其余的配角基本属于打酱油的,太过脸谱化,台词和选角都能明显看得出来不是很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