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后感900字
大学时读过这本书,当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本书对性的描写太露骨,当时读的我耳红脸烧,现在想想那时真的是太单纯!而且当时很不能理解黑娃和小娥的爱情,更痛恨冷先生的女儿硬要嫁给鹿兆鹏而让兆鹏和白灵的爱情不那么纯粹。而今自己工作多年结婚生子经历了世事后也许是心境不一样了吧,对于白鹿原有了更多的理解。首先关于权利:老一辈鹿子林和白嘉轩对于在白鹿原上政治斗争和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其实也有些许相像,小小一个白鹿原但为了达到那种领导者的满足鹿子林可谓机关算尽但最终还是白嘉轩取胜,我很欣赏白嘉轩的做人准则,但从很多细节比如鹿子林当乡约白嘉轩称病可以看出白也不是圣人,他也对权利对欲望有所企图的,只是他得到权利的过程更光明磊落一点,而今这个社会是白嘉轩一样的人物取胜还是鹿子林一样的人物能取胜我觉得有待商榷!再看年轻一辈,最终白孝文当了县长把鹿子林押去陪斗,而一直为革命奔走的鹿兆鹏却杳无音讯,这是对当时共产党政权钻空子那一批小人的真实写照,也许也暗示了为什么会有后来的文革!特别是鹿子林疯之前说的一句话:鹿家还是没斗过白家,很有深意……
关于爱情:以前看这本书时对小娥和黑娃这一对很不看好,甚至很鄙夷小娥,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生活的磨砺多了,还有阅历的增加,现在对于小娥有的更多是同情,年纪轻轻嫁给那个老武举人,受尽性虐待。虽然和黑娃一起不被世人的道德观所接受,但后来经历鹿一林的威逼利诱,虽然色诱白孝文是不道德的,但从白孝文的反应可以看出封建思想对于男男女女的禁锢是相当严重的!
白灵和鹿兆鹏虽然是革命青年的自由恋爱被歌颂,但也让我想到鹿兆鹏在农村的媳妇——冷先生之女的可悲,也让我想起了那个年代的所谓反封建青年都不认可农村家里娶的媳妇,可是有谁来同情过那一批守活寡的妇女,难道任何改革都要牺牲女性吗?包括现在生活,女性往往都趋于弱势,这让我很愤愤不平!
回想大学时看这本书的反应,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常常在想中国的传统教育对于女孩的弊端是什么,特别是性教育方面,当然更对于以前因为封建传统没能好好赏析这本书而遗憾!对于自己现在能客观的看待这本书,而且能在知识和精神上收益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