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读后感_2300字

《物种起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读后感2300字

自初中生物课上被灌输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后,我就一直想要拜读达尔文的原著,然而这念头居然几十年后才得以实现,我也是服了自己强大的拖延症了。好了,以下书归正传。

关于物种起源,达尔文的结论是:物种同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而非独立创造出来的。自然选择在变异过程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不是唯一的。考虑到当时博物学界普遍认为“任何物种都来自于独立创造”的大背景,可以想象进化论的发表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质疑暴风骤雨般袭来。尽管世界上无数生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历史资料极度缺乏使得许多问题隐晦不明,达尔文还是通过审慎研究和冷静判断,尽力解释了生物变异与相互适应的途径。

一、进化论的核心观点

通过对家养和自然状况下物种变异的多年研究,达尔文发现,所有生物都是依据“模式统一”与“生存条件”这两大法则出现的。“模式统一”可以解释为祖先一致;而“生存条件”是较高层次的法则,因为经过了此前的变异与适当传承,它实质上已经包含了“模式统一”法则。

物种源于变种,极其繁盛或优势的物种,平均会产出最大数量的变种;变种也有变成新的确切物种的倾向。不论是同种变种之间的小差异,还是同属物种间的大差异,同样都受到变异法则支配。虽然对于变异法则我们很无知,但至少可以确定,生活条件的改变是引起变异的重要原因,其次可以部分归因于器官的不使用以及增强使用

任何构造上、与习性相关联且较为重要的变异,包括诸如蜜蜂修筑蜂房这类作为一种精神能力的特殊本能,都是有利变异逐步缓慢积累出来的。在家养状态下,高度的变异性大量地为人工选择提供材料,不管是有计划迅速发生的,还是无意识缓慢发生的人工选择,对变异的积累都起到了最突出的作用。在自然条件下,这个过程则由自然选择发挥主要作用,另外性选择也能在许多动物中帮助一般选择:

1、“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原则,令有利的个体差异与变异得到生存,有害变异被毁灭,对无用也无害的变异则不发挥作用。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主要表现形式,广义的生存斗争包含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包含个体生命的保持以及它们是否成功地遗留后代。食物数量以及被其他动物所捕食的程度、气候尤其是极寒冷或极干燥的季节等,都是起抑制作用的重要因素。

2、性选择通常表现在雄性为占有雌性而引发的斗争,结果是竞争失败者少留或不留后代,但并非死亡。性选择能为最强健且最适应的雄体产生出最多的后代作保证。

二、进化论遭遇的挑战

1、杂交与杂种的不育性

进化论遇到的挑战很多,杂交与杂种的不育性是其中一个。达尔文对此做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尽管尚不清楚导致首次杂交与杂种的不育性的确切原因,也不明了为何动物与植物离开其自然环境后会变成不育,不过根据他观察到的那些情况,可以断定杂交与杂种的不育性和物种原系变种这一观点并不对立。

2、地质记录不完全

对进化论造成更大威胁的是地质记录不完全。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结论,我们可以确定,残缺不全的地质记载无法被证实更加完整。达尔文认同莱尔的比方,把地质记载看成一部已经散失不完整,且用变化不定的方言著成的世界历史;在这部历史著作中,我们只掌握了最末的一卷,而在这一卷里,又仅仅是在这儿或那儿保留下了一个断章,每页仅有很少的几行。即便如此,达尔文还是从所有古生物学的主要规律中清楚地看到,物种是由一般的繁殖产生出来的:新进化了的生物类型取代了旧类型,新进化的类型是“变异”及“最适者生存”的产物。

3、生物在空间上的分布

生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至少有这样三类情况,是“创造的单一中心”学说的最大难题。一是,各个地区生物的类似或不类似都无法全部用气候及别的物理条件来阐释;二是,阻挠随意迁移的所有种类的障碍物,都同各地方生物的差别有紧密且重要的关联;三是,相同陆地上或相同海洋里的生物都拥有亲缘关系。对此,达尔文研究了近代发生过的气候变化与陆地水平变化,由此可以估计到我们对大约发生过的变化所导致的充分影响其实知之甚少;此外,相信我们对不少奇妙的偶然输送方式也是极其无知的,比如小鸟脚上意外粘上的泥土里携带着种子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某个物种在广大面积上不间断地分散,随后在中间地带灭绝了,是频繁发生的事情。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同一物种的全部个体,不论它们是在何地发现的,都传自共同的祖先。

三、进化论观点的部分运用

进化论观点可以用于解释生物分类或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包括成熟时期和胚胎时期等。

1、血统因素在生物分类观点中广泛地用于把相同物种的性别、龄期、类型与公认变种归为一类,不论在结构上它们有多大差异。这就是一种“自然系统”:它按谱系来排列,经由变种、物种、属、科、目与纲等术语来表示所得到的差异的各级。

2、依照伴随变异的生物起源学说,“形态学”中的大部分事实也都是能够理解的:包括相同纲的相异物种在用处不同的同原器官中所体现的相同形式,以及相同个体动物与植物中的系列同源及左右同源现象等。

3、依照持续细小的变异在相应时期遗传的原理,可以解释“胚胎学”中关键的事实:个体胚胎成熟时,在结构与机能上变得相异甚远的同原器官是密切类似的;在近似物种中,那些和不同习性相适应的同原器官也是相似的;甚至残迹器官的产生也是可以预料的。

最后,达尔文强调,虽然缺少另外的事实或论证的支持,他也会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个观点: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无数的物种、属与科,在它们各自的纲或群的范围以内,都传自于相同的祖先,而且都在生物演化的进程中产生了变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4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神秘岛读后感800字高中

    雨后彩虹 《神秘岛》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个被俘的人,工程师史密斯记者斯皮莱,黑人仆人纳布,水手潘克洛夫和少年哈伯特企图乘坐气球逃走,不料遇到了空前的风暴,把他们刮到了南太平洋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05
  •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2000字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2000字: 10月份秦德林老师在他的讲座中向大家推荐了很多书籍,其中《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最终,我通过网购得到了它。该书…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25
  • 《神奇的太阳花女孩》读后感400字

    里我读了很多儿童读物,有一本叫《神奇的女孩》的书,始终印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这本书故事优美、构思精妙、语言流畅、寓意深刻,时而令我捧腹大笑,时而让我潸然泪下。主要讲述的是,有…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09
  • 《雷锋》读后感500字

    祖国的好战士 —-读《》有感 “人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读《雷锋》这本书时,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98
  • 《马兰的歌声》读后感200字

    《马兰的歌声》读后感 里,我读了《马兰的歌声》这本书,讲述的是邓小岚坚持给马兰村的孩子组建乐队,带来歌声的事迹。 马兰,一个宁静的村庄,也是一个贫困的小村庄,孩子在仅仅拥有几件间破…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144
  • 火热的冬天读后感350字

    【第1篇】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一本书叫《火热的》,大家是不是都很好奇,都是寒冷的,只有才是火热的,那这本书为什么说是火热的呢?让我来带你们一起揭晓答案吧! 《火热的冬天》讲述的是“…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17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