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建筑史(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读后感800字
读了本文之后知道建筑有很多风格,各种派系,但是对于风格的各种描写觉得如果能够配图会更好,不过以一个学生的视角能写到如此实属不易,想想如果让我写写对于我本专业的理解,大概我都无法说出什么,只能给作者一个赞
读了之后觉得文章结尾说的很对,中国古代的建筑的确不能适应现代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人口密集,而古代建筑楼层不会很高,一般很高楼层的建筑不是给人用来居住的,比如黄鹤楼等,算是古代建筑里面高的吧!在南北方,这些古代建筑除了由于是旅游景点能够保存下来,在寸土寸金的社会,只有方盒子般的实用房子,里面的结构可以随意设计,这种建筑能够得到现代人的青睐。记得在大一的时候去过伪满皇宫,当时觉得房子好小啊,空间布局很不合理,一直以为是缩小版的,后来发现不是,现在想想,可能是由于是末代皇帝吧,没有很大,但是还是大致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这样说是因为其实里面已经有一点点欧洲建筑的元素。去过哈尔滨的索菲亚大教堂,在外面看经历了战火的洗礼的教堂,上面有着白鸽,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在网上搜了一下清真寺发现这个和哈尔滨的还是有较大差别,花了七块钱进入教堂内部,实在是很失望,大概是人太多的原因,觉得顶很高,感叹这些石头是怎么搬上去的,据说建了九十多年,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只是在里面放着哈尔滨的历史照片,从破败的到繁华的,中间的历程。只是感觉去教堂里面放着历史怪怪的,觉得有些诡异。前段时间去了净月潭公园,也是有一幢欧式的建筑,伫立在净月潭边,敲钟的声音不断传来,和男友在外面看了看就决定不进去了,毕竟,敲钟这个真的是不知道是中国的呢,还是外国的呢,有时候觉得很多东西有些不伦不类,一点陋见!哈哈,又忍不住吐槽了~不过还是蛮喜欢东北的森林类的公园,设计的还挺好的~喜欢~希望东北的冬天可以短一点短一点,春天可以长一点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