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读后感_900字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900字

传播的媒介决定社会文化的特点,这种观点继承自传播学。本书即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之上一脉相承的作品,其文法和逻辑与之前所看的《帝国与传播》之中的逻辑如出一辙。莎草纸,口耳相传,羊皮纸,印刷术,各自的特点,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这本书则着重阐述印刷术之后的第二个主要媒介——电视(必须指出,在此之前,有一段很短的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是广播),以及和之前的主要媒介——印刷术带来的阅读媒介做对比,会带来的变化。
在传播学中,我们所谈的只是普罗大众,把普罗大众看作是具有普遍人性的抽象材料来进行思考,当然是必需的,同时也一定会对真正的社会发展的某些评论失之偏颇。——很多时候你可能不会同意书中的观点,那只是因为他所说的并不是你自己。
在这种前提之下,得到的结论也并非没有意义——因为传播媒介不仅仅和技术相关,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具体而又有代表性的因素,同时会对社会文化产生反作用。
现代的电视媒介带来了对于视觉的依赖,同时也就使得人们注重明亮的色彩,欢快的音乐,轻视之前的媒介——印刷术的阅读,这样带来了思维方式的改变和社会文化的改变:
其一,电视媒介不像阅读那样,有识字的限制,哪怕是年纪尚幼的人也会喜闻乐见,这样,在之前印刷术文化中,成人和儿童的知识鸿沟也就逐渐缩小,乃至消弭了。这是先觉条件。
其二,电视节目中,必定为了追求节目的效果,不断的加深其感情的渲染和想法设法吸引观众的注意。那么社会文化就必然会培养出,只追求感官体验,不在乎理性思维,不会考虑的结果的人。这一点可以称为成人的儿童化。
其三,在这种条件下,由于电视传播特点的无差别性,个人的隐私,性暗示和性知识,对于年龄小的人来说也非常容易获取,禁忌的消逝进一步带来的就是儿童和成人没有明显的区别,儿童也知道成人的禁忌,那么成人也就不需要在考虑禁忌这回事了。这一点可以叫做儿童的成人化。
这样的一个“新世界”中,儿童这个概念渐渐变得没有区分的意义,这种把年纪小的人看成小型人,而并非无知的人的文化正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所以才会有彻底消除成人和儿童界限的呼吁,这是必然的结果。
以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4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听《义勇军进行曲》有感800字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 ……”每每举行仪式时,我心中便感慨万千感,感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感那些英勇殉国的革命先烈;感那些远在海外的华侨同胞,仍在每一个…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366
  • 《案例:淘宝村的崛起(第43辑)》读后感_1000字

    《案例:淘宝村的崛起(第43辑)》读后感1000字 淘宝村的没落有没有人讲?目前以淘宝为主的中国电子商务的利处固然有目共睹,但也有致命的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的最大问题在于:便捷的销售…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69
  • 惜城灵魂出窍记读后感600字

    今年,我读了一本好书――阳光的《惜城灵魂出窍记》。 故事的主人公惜城和阿呆、咪咪和,是两对同桌,四个冤家。只要四个人聚在一起,就会闹出层出不穷的笑话,真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读…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289
  • 零下一度读后感800字

    杂 谈 ――读韩寒《零下一度》有感 生长在中国式教育的土壤中,人云亦云是常有的事。比如我,就学会了以标准答案的视角去看这个社会,以懒得深刻,也无力深刻的惯性去思考问题,以选式的八股…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130
  • 《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读后感1500字

    《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读后感1500字: 人生,这个词,不知道应该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人生不过如此,他们迈着大步向前走,甚至是奔跑,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生活尚…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2
  • 读《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有感400字

    “三人行必有我师”之启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这句话受到许多人的赞赏。他如此博学,还能虚心向别人学习,精神十分可贵。但更为可贵的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