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伊万》读后感_900字

《傻瓜伊万》读后感900字

这个乍看起来让人无法相信出于托尔斯泰之手的童话故事,最终还是通过一些细节处的笔法、以及“傻瓜伊万”“傻”的方式展现出了托尔斯泰的个人特质。

故事的结构相对简单。一方面,故事采取了类似于三只小猪的设定和在童话中非常典型的重复叙事。另一方面,托尔斯泰引入了妖怪这种超自然的动因,故事中的戏剧成分都起源于超自然动因,如把麦秆变成士兵、把树叶变成金子等等。有趣的是,戏剧成分虽来自超自然动因,却终结于自然的、人性的方面。例如,同样是大量制造金钱引起通货膨胀的计策,在塔拉斯的王国里可以奏效,在伊万的王国里却毫无效果。三兄弟的命运差别最终归结到了人性上。从这一点来说,这是一个好的童话故事。

傻瓜伊万的“傻”,体现在他不属于、也不认可人间被公认的某些秩序,例如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金钱是通货而不是一般商品、人应当优先为自己考虑等等。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托尔斯泰完成了一种对于社会运作方式的现象学还原:他揭示的是哪些信念是必要的,而哪些信念仅仅是偶然的、并且细看之下大有问题。这是一条富有基督教气质的路线:耶稣作为一个“神圣的愚人”,实现的也正是这种现象学还原。不仅如此,在傻瓜伊万的身边还聚集起善良愚人的社团,体现出一种卢梭式的有关半文明的原初状态的理想。这种理想的预设在于:可能有一个人与人和睦相处的状态,终结这一状态的恰恰是文明的过度发展。

矛盾的是,托尔斯泰并不像卢梭那样拥有对技术发展的警惕。卢梭的思想之所以能够自恰,是因为他清楚地看到高尚被技术以及随之而来的人性变化所终结。而托尔斯泰似乎没有看到这一点:在篇末,劳动人民轰轰烈烈地搞生产,建立起工厂企业,山乡面貌日新月异——而在如此巨变之下,伊万及其身边的愚人要怎样才能维持那种原始基督教式的人性?托尔斯泰的矛盾,也许恰在于他一方面深陷一个技术化了的时代,一方面又有着俄罗斯性格中对农奴的半开化状态的思乡病;前者搭载在线性时间之上(正是这种汲汲于功利的线性时间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个只有伊万们而没有塔拉斯和老妖们的世界是停滞的,没有故事可言),而后者恰恰会被这种线性时间所消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5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曼斯菲尔德庄园(简·奥斯丁小说全集)》读后感_1700字

    《曼斯菲尔德庄园(简·奥斯丁小说全集)》读后感1700字 《曼斯菲尔德庄园》里的女性意识觉醒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在其出版《傲慢与偏见》后仅一年时间出版的,两者的风格却是不同,《傲…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94
  • 高中生读《活着》读后感600字

    高中生读《活着》读后感600字: 喜欢夜的黑,那是属于自己的时间,仿佛一切都慢了下来,安静独坐一隅,敲击键盘跳跃的字符所带来的温暖和踏实。 如果一个作家没有透彻的感悟,也写不出来让…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7
  • 新闻大求真观后感400字

    【第1篇】 3月31日是湖南台新闻大求真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特别制作的节目第三期,主要内容是:中小学生应该如何安全乘车。 通过这期节目,我知道了法律规定年龄未满12周岁的儿童是禁止…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94
  • 《冒傻气的傻丫头》读后感400字

    间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冒傻气的傻丫头》。开始我觉得这本书的名字挺好笑,可看完之后我就不这么想了。  故事的主人公德西蕾的父母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她,导致她性格古怪。别…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202
  •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500字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500字: 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从最初阅读,我就对它充满期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渴望自己有更好的阅读能力,能更快更好地阅读更多书。我更幻想自…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5
  • 红星闪闪照我心读后感600字

    【第1篇】 俗话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果没有无数革命烈士挥血牺牲,那我们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有一个个名族英雄,才有了今天强盛的新中国。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上有这些…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7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