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读后感900字
初读这本书,我觉得晦涩,也不止对一个人说,书中的卢梭唯心主义色彩太重,后来读完才发现,他就是唯心主义学派!这本书可谓是久仰大名,也随处可见不同地方从本书摘抄的段落和句子,怀着好奇心便决定读读看。
诚然,中西方的哲学观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文人遭受迫害,郁郁不得志时的处理方式大概也都是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有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唯有躲避喧嚣和避世,才能得到片刻的精神欢愉。但是他们都不曾放弃对于思考的执着,人生固苦,向来都是锦上添花的络绎不绝,雪中送炭的门可罗雀。我理解那些遭受着孤独的人,也敬佩在误解中仍心怀善念不停思考的人,或许他们只是躲避无所适从的尘世,却不曾真的怨恨诅咒社会,他们只是以一种最小伤害的独处,去宣泄内心的情绪,面对以谣传谣,群起攻之,任何言语辩驳,都显得苍白无力之时!
慢慢读着读着,我似乎渐渐感受卢梭不得已的孤独,孤独不是他的选择,但是因为他选择自己热爱的,他不得不成为这样的人,而人们也只是暂时的误解愤懑,他也却不得不离群索居。他对自己的剖析中,我也找到了太多的自己过往影子,对于谎言和善良,喧嚣热闹和离群索居,群起攻之和怡然自得;我也理解我最近不懂与人交流的困难所在,曾经也因犀利言辞,惨遭针对,当时,我做的确实也是去躲避,去沉浸在独处当中,因为更能明白三人成虎,人言可畏的力量,觉得只有背过身,这些通通就和我无关,因为无法解释就只能搁置。所以到现在我都不太会在一个大群体中做到如鱼得水。我所做的积极行为,便是在意那些真的在意我的,也从不会因为害怕孤独,而热忱众乐乐的欢愉。我想我已经适应如何独处,但是你们也不必羡慕这份孤独,若是不幸沾染孤独,那也仍要保持一种思考力,以及做一个基于善良和正义下的孤独漫步者去遐想,不必强求认同,不必迎合,去成为一个真实而纯粹的你!
你不为别人而活,你只为自己而生。在不损害他人以及触碰社会底限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方式去过自己想要的任何生活,哪怕真的离群索居,你也不必害怕,因为历史是公正的,虽然它总是迟到,但它从未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