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读后感_1100字

《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读后感1100字

读完此书 莫名的悲伤 张爱玲的文学造诣不言而喻 虽然我还没有看过她的著作 不过《倾城之恋》《半生缘》《色戒》等等改编电影电视可见一斑 这篇自传 不是张爱玲本人所作 所以难免有锦上添花之嫌 我还是想谈谈自己一点感想 虽浅薄 可不费这一本书的功夫
张爱玲的冰凉和荒凉也许来自于童年家庭影响 吸食鸦片的父亲张庭重 在整天云雾缭绕中把家给败了 他父亲是张佩纶,清末名臣,母亲李菊耦,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换言之,张爱玲爷爷张佩纶,奶奶李鸿章爱女李菊耦,清朝末年张佩纶离世,李菊耦独自撑起一个大家族,虽有所败落,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张庭重还是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的,张爱玲名门望族大小姐,十指不沾凡尘俗世,一心只读杂书,(而不是圣贤书),父亲对爱玲的决绝和冷漠早有端倪,可是在父亲和母亲黄素琼离婚之后爆发,父亲是深扎封建迷信思想,母亲留法四年满脑子是洋思想,所以,虽门当户对,可是价值观不一致,而后,爱玲和弟弟子静跟着父亲生活,原因显而易见,父亲更有钱,而爱玲需要父亲金钱支持实现自己英国留学梦,可继母们接踵而至,爱玲也是挣扎着过活。父亲对爱玲是冷漠的,因为爱玲和其母亲一样,洋思想泛滥,其父痛恨其母的离去,再加上继母的煽风点火,悲剧来了,爱玲被囚禁半年之久,那半年是病态的,我觉得爱玲冷漠和荒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此。可是她那种荒凉不是悲观,不是愤世嫉俗,不是多愁善感,就是赤裸裸的冰冷,可是对生命中鲜少的至亲至信之人,却满怀爱意。比如对炎瑛,对姑姑,对宋淇夫妇(最后死后遗嘱上写着全部遗产归宋淇夫妇)
爱玲生命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胡兰成,两个人因情投意合走在一起,却因胡兰成的泛滥多情而以悲剧收场,胡兰成这个人政治嗅觉不灵敏,汪精卫倒戈之后,跟着汪,汪倒台之后,又投靠日本政府,1945年,抗日胜利之后,日本人撤走,汪也就成了亡命之徒。他是饱读诗书,出口成章,用来骗骗小姑娘,中年妇女也是很有一手,可是爱玲是聪慧的啊,此人三观不正,又不可否认他文学底蕴。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爱玲毅然决然的重回香港,后发觉香港不适合自己,踏上去美国的不归路。在美国也是饥寒交迫,风餐露宿,可她一直没有停止写作,遇上美国六十多岁老头赖雅,两人相濡以沫,共度平静幸福十年,后赖雅因病去世。爱玲孤独与写作为伴,度过晚年,75岁,死在洛杉矶,死后一星期才被房东发现,一个老太太死时手里扔攥着钢笔,遗嘱,护照等资料全准备好,到死也不愿麻烦任何人。
我发现有所成就之人都很固执,固执于自己一生所爱事业,爱玲是,季羡林是,许渊冲是,他们都一心钻研自己所从事事业。究其原因不得而知,我要是现在能找到原因,那不得了了。我好啰嗦啊!可是真的有好多话想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84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

    《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 我向来喜欢浪漫而又精巧的文字。那些文字读起来,有种温馨甜美的感觉。曾经,我喜欢写诗,我想,每一个文学小青年都会有这么一段时光。 那时候我喜欢戴望舒先生…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44
  • 狐狸冤案读后感250字

    狐狸阿布死得不明不白,神犬探长在调查狐狸阿布的死因时,有的说是自杀,有的说是他杀,众说纷纭。 神犬探长不放过任何与案情相关的细节。他认真思考、细心观察最终查明死亡的真相:原来是鼠王…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107
  • 《脑洞系列・林兄弟・哥哥篇》读后感300字

    这本书主要写了糖――森――木的事情。首先写了糖和森从幼儿园的事情。写了糖的感受。有一天森去世了,他非常伤心,第二天早上,糖醒来后问,森去哪了,糖的觉得糖好像忘记昨天的事了。之后森死…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444
  • 《羊的门》读后感_800字

    《羊的门》读后感800字 利用零碎的时间将这本书看完了,《羊的门》是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之一,是一本官场类的长篇小说。一直不喜看官场小说,这次是真真将一本官场小说看完了。书中塑造…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238
  • 读《红奶羊》有感1200字

    读《红奶羊》有感1200字 人人皆知,狼吃羊,羊怕狼,这是旦古不变的天性规律。却没想到,万物之中,居然有一种东西能改变这天性规律,能使仇恨化为亲情,能使欲望化为感恩,那便是“爱”!…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28
  • 《小鬼特种兵》观后感400字

    今天上午,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小鬼特种兵》。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受益匪浅。而里面的故事情节,让我既开心,又愤怒,开心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团结,愤怒是因为日本人的残忍,但最终以中国人民的…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2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