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续红楼梦》读后感_1700字

《刘心武续红楼梦》读后感1700字

评论此书,很难!因为,这是一部续书,而且是《红楼梦》的续书!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一部奇书!之所以称“奇”者,大抵有三:其一,开篇不久即对其中主要人物命运结局予以点明,或暗示或明说,其它小说断不会如此安排,盖为吸引读者耐心读完之故;其二,假语村言、真事隐去,然书中处处伏脉,所谓“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加之有署名脂砚斋、畸笏叟、棠村之批语,所隐之年代、地域、事件,皆有所逗漏,实如脂砚斋批语所云:大有可考,进而有“索隐”之学;其三,八十回后原书稿迷失,前八十回亦多有人为删改或误抄误传之憾,进而生“探佚”之学。

续此奇书,其难可知!

刘心武先生这部续书,本不敢评论。但近年来,红学讲座、评论也看了不少,古本红楼梦也稍有研读,期间颇得红学之趣,对其热爱愈深,亦有些微感触,故在此斗胆试评一二!

首先,正如很多人评论的那样,刘先生的续书的语言比较直白,现代语汇和语气较多,与前八十回曹雪芹原笔风格有一定差异。这固然为此续书一大缺点,但我认为,不应为此太过责难。因为红楼梦原文是以清代白话文写就,及至当代,白话语言已与曹雪芹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且白话不似诗词歌赋韵文一类,没有韵律平仄格式作为约束和框架,自由、灵活,无以为范,不在当时的语言环境中要想模仿得真切,难度很大,而高鹗生活在与曹雪芹相去不远的时代,语言风格上与前八十回保持一致就相对容易得多。这一点,我认为,不必过多纠结!

其次,刘先生的续书很多地方在叙述方式上更像是在讲书或讲座,为了照应前面曹雪芹的伏笔或脂批透漏的内容,不厌其烦地用文字讲解、揭示这些照应关系,甚至不惜复述前八十回中的情节,有的复述篇幅还很长,有时同一个情节复述不止一次。感觉还是在《百家讲坛》给观众讲述自己的探佚心得似的,但这毕竟是写小说,不是办讲座。以“狱神庙茜雪慰宝玉”一节为例,此回内容是脂批里面提到的,单从这回的内容来讲,应该是合乎曹雪芹原意的,只是写到宝玉见到茜雪的时候,书中大段复述前文“枫露茶风波”茜雪受委屈被撵出贾府的经过,连当时事件中人物说的话都复述了一遍,这完全没有必要了!续书要当原著一样去写,这样才不着痕迹。照应关系用文字讲出来,太明显了,有种显极而庸的感觉,读者少了玩味之趣!

这点,个人认为是这部续书最大的缺陷!

最后,这部续书的优点在于,人物的命运和结局比较契合前八十回中的暗示和伏笔,主要是第五回中的判词、图画、曲子,前八十回中的灯谜诗和谶语,以及批语中透露出来的八十回后的内容。刘先生做红楼探佚还是很认真细致的,下了很大的功夫,也有一定的成果,把这些成果融入到了续书中,对探究曹雪芹八十回后的原笔原意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简单评论之后,再说下读这部续书的感受。因为根据红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及前八十回的文本已经知道整部红楼梦会是一个“万艳同悲,千红一哭”、“树倒猢狲散,食尽鸟投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悲剧结局,并非像高鹗续书中那样贾府重又“沐皇恩,延世泽”的温和得多的结局,且刘心武先生是这一观点的大力支持者,所以,当读到宝玉及各钗以及其他人物的悲惨结局时,没有太多伤感,反而有一种从高处俯瞰的全局感,以及以“槛外人”的心态旁观红楼众生的超脱和清明!

再表达一下我对红学中一个争论的看法。有些红学家主张,红学研究应该回归红楼梦小说本身,注重对小说文字、思想、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淡化探佚、索隐、版本等研究。我认为不然!红学之所以产生和存在,探佚、索隐、版本、曹学这几方面的研究功不可没!如果仅仅把她当作一部小说来读、来研究,那与其它那些数不胜数的古代小说何异?红学何以为继?红学之趣岂不大打折扣?红楼梦小说学亦可作为红学的一个流派,为红学大厦增砖添瓦,与其它流派并存共生,何必互相排斥?

很多人说,红楼梦很难坚持读下去,几次开读都没能读完。我认为,这是还没找到正确的读法,建议先读些红学研究的文章和探佚的成果,回过头来再读红楼梦文本,就能得其要领,尽享其乐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84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棉流年》读后感400字

    期间, 我读了李秋沅的《木棉流年》这本书, 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小说以抗日为背景, 通过一个叫阿宁的小姑娘之眼,慢慢为我们揭开七十多年前的一段历史。小说以第一人称回忆了“我”以前漂泊…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46
  • 《极限幻觉》观后感500字

    《极限幻觉》讲述了S市里突然发现有外星人来到S市公园,人们纷纷想飞碟的模样。这时S市陆续发生抢劫等,忙的police不可开交,换乱中,一名艺术院附小的男孩神秘失踪了。宇航安全局的警…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207
  • 《童年》读书感受600字

    【第1篇】 这个里,我读了童年这一本书,这本书是高尔基的着作。 童年,有欢乐的,有辛酸的,还有悲惨的•而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就是悲惨的。 阿廖沙在幼年时,他的就永远的离开…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02
  • 读《季札挂剑》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三字经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季札挂剑。 在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徐国,徐国国君热情地招待了他。徐国国君看到了季札身上的宝剑,非常喜爱,不好意思开口要,季札看出了他的心思,心…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464
  • 炽热的爱恨情仇——《荆棘鸟》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炽热的爱恨情仇——荆棘鸟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一、作者写的题记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2
  • 巨流河读后感赏析2000字

    巨流河读后感赏析2000字: 2018年离结束不算太远了,到目前为止读了七十来本书,最能称得上惊喜的大概就是这本《巨流河》吧。原以为是小说故事,原计划是在连续读完几本历史后缓解脑神…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