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_1600字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1600字

这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历史书,视角特别,以历史进程为经,以财政制度为纬,根据制度的传承性和改革性,将两千年集权时代划分为三个周期,用现代经济学探索了秦帝国以来各王朝的兴衰成败。

纵观整个世界历史,中华文明是唯一存活至今的远古文明。之前我认为这是中华哲学(儒释道丰富而包容的哲学体系)极强的包容并续吞噬能力+ 帝国皇帝至上的独裁管理逻辑 + 农耕社会的大同主义这些因素一同汇总造成了中华民族这个至今存在的伟大民族。现在看来,不断强化的集权经济垄断或许也是这个民族存续至今的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改革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所有改革始终没能触及中国经济的三大底线(三大基础):国有企业、公有土地、政府垄断发钞权为代表的金融体系。有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固有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体现。但作者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告诉我们,这三大基础并非舶来品,而是传统的本能。

中国是一个早熟的国家,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中央集权制。当时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局限,统治者无法让千里之外的人们都俯首听命,几乎不可能在数百万平方千米的疆域内建立统一的国家。而秦汉发明的中央集权则在地方上建立了一整套的官僚体系,体系中的官员们由中央任免和控制,对人民进行统治,同时又相互监督和制衡。对于这样一个集权政府来说,只有两件事是它最关心的:第一,如何建立一套复杂的官僚制度以“维稳”;第二,如何从民间经济中抽取足够的财政收入,来养活这个官僚体系。不管是国有企业、公有土地制度,还是垄断货币发行,都是政府筹措财政的手段。当正规的税收不足以养活庞大的官僚机构时(还有帝王挥霍、战争等原因),政府就会想办法开辟新方法来获得收入。所以,所谓的三大基础,实际上就是三大敛财手段,在汉、唐、宋三朝都能找到其应用的对应版本,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打磨,这才发展成为现在坚不可摧的“三座大山。

在任何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初期,王朝创建者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先发展经济还是先强调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

秦始皇更看重后者。他首先利用政府控制力解决财政问题,没有考虑民间经济的持续发展,虽完成了军事征服,却没有建立良好的制度,导致经济羸弱、人民不满和社会动荡。贾谊曾感慨秦因“仁义不施”而亡,真正的原因却是财政消耗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

而历史上的神话“文景之治”堪称反例,文帝的统治简直是小政府的范本,由于维持了一定时期的和平,国防开支小,养官成本低,因此资本可留在民间发展经济。到了武帝,进入快速扩张阶段,战争迅速耗空国库,仅仅靠农业税无法弥补财政赤字。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武帝决定依靠政府对于自然资源的垄断,盐铁政策下的“国有企业”成为攫取民间财富的有力手段。这一垄断跨越千年,直到2014年才废止食盐专营。

宋代为世界金融史贡献了最早的纸币:交子。但宋代也为世界金融史贡献了另一大奇观:恶性通货膨胀。纸币造成的恶性通胀,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到现代仍然是各国政府的主要敛财手段之一。纸币的产生原为民间反抗政府金融体系的创新产物,解决“钱荒”问题,给日常金钱往来带来便捷,其本质是信用,背后需要准备金做保障。宋朝政府在攫取了这一智慧果实之后,没能抵挡住低成本的诱惑,持续超额滥发纸币导致信用破产,金融及财政体系崩溃,统治者的贪婪埋葬了大好江山。以史为鉴,当今中国最大M2发行量的央行行长后脊梁不感到冷吗?

其实,一个国土面具巨大的帝国的兴衰存亡或许根本不在于什么文化(美国有啥文化?)也许也不是什么看似好的帝国统治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罗马帝国的帝王共和制设计的不够好吗?),或许,只要一个政府能够在经济上有持续的本领保证在国富和民富之间寻求一个良好的平衡,这样的大国就能长治久安,老百姓才不会管你是什么样的体制呢。

“笨蛋,关键是经济” 看来克林顿同志是真正理解大国统治关键的总统。

每天读书一小时,不妨常做思想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85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年孤独经典语录摘抄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

    百年孤独是世界文学史上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代表作,是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家族七代人的兴衰,里面掺杂了神话及民间故事,亦幻亦真,读起来让人感觉十分有趣味。本文主要内容:…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23
  • 森林报读后感450字

    《森林报》是苏联作家维・比安基写的,讲的是俄罗斯全国各地森林里一年发生的趣事,一共有四本:《森林报・春》、《森林报・夏》、《森林报・秋》、《森林报・冬》。我先挑选了看《森林报・春・…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80
  • 读《折断的鱼竿》有感600字

    自从我看了《折断的鱼竿》这篇文章后,我不禁思绪万千。以前我对生命的理解很肤浅,以为只有人的生命才是宝贵的,对于弱小的和无力反抗的和的生命,总认为不值得一提。从《折断的鱼竿》这篇短文…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275
  • “歪脑袋”木头桩读后感300字

    讲述了一个木头桩,骄傲无礼,目中无人。整天骂骂咧咧的,大家都不喜欢它。所以她一个也没有,它非常寂寞。但一群小姑娘改变了它,让它改掉了骄傲的坏毛病。 我们不能骄傲,因为俗话说得好“虚…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1K
  • 《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150字

    今天我读了《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它很幽默,也很生动。里面的每个故事都能给人一种深刻的道理。印象深的有《亡羊补牢》、《不耻下问》、《拔苗助长》、《守株待兔》……  《守株…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124
  • 《冰小鸭的春天》读后感350字

    这个,我读了《冰小鸭的》这本书,我被冰小鸭不惜生命追求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 故事主要讲了:一个男孩用一个被人遗弃的小冰块,雕刻出一只玲珑剔透的冰小鸭,冰小鸭听石天鹅说春天很美丽,于…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1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