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上)》读后感2000字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无可争议,《水浒传》是世界上最好的黑道小说。30个小时17分钟,从头翻到尾,我犹如被一盆墨水混合着辣椒水劈头临将下来。
施耐庵到底何许人也?男神or男神经病?如果说他运用的是春秋笔法,那么施无疑是一个极其冷静细致惯会冷嘲热讽能把一支笔用得生花的奇男子。他明褒暗贬,字字珠玑,一环扣一环。就情节来说,上一章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是下一章用来大书特书的大手笔,一个人连着一个人,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就像小时候学剪的纸人,丝丝缕缕都细细地扣着没有断裂,让人觉得不一口气读完都对不起作者。就人物来说,各人都有特点,不是从单一方面描述性格,而是通过对同一事件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体现出来。写书向来忌讳角色和情节的重复,但施耐庵偏偏把“一”玩成了“二”和“三”。同是打虎,武松这么打,李逵那么打;同是偷情,潘金莲这么偷,潘巧云那么偷;同是做生意消折了本钱,那谁和石秀又不一样。梁山泊集团男人帮里的小九九多得很,套路一个接一个,有情商有脑子会说话的人嘴里都是棉花包着针,宋大头领对此深有体会。从这方面来说我佩服老施不在黑帮胜在黑帮,把这群假仁义真小人的伪君子的丑陋面目描写得淋漓尽致。他为何会有这么深刻的体会不得而知,但想来跟社会环境和个人经验脱不了关系。这是从好了说,老施,该夸。
但从坏了说,如果施耐庵在书中的话都是“肺腑之言”,那他……可就十分可怕了。
血腥场面信手拈来,没有肉?割人肉来烤着吃。你心黑害人?那我就把你的心取出来看一看是不是黑色的。主人犯了罪,我来报仇时必杀你满门,像李逵那样的“好汉”,兴起手顺,不要赏钱只求自己杀得开心就好。
说说《水浒传》里的各位大佬吧。
从前只要听说一百零八单将心头就会血起,好一股英勇汉子气都被激发出来。恨不得自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成套穿衣服论秤分金银,想自己也有那一般大大的本事能够手撕仇敌刀劈荡妇脚踹贪官污吏。或许是随着网络发展或者说自己思考能力的提升,我渐渐发现这一干好汉不都全配叫作好汉。
宋江,人送外号及时雨。小时候喜欢他,只因听着这个名字就觉得这人一定爱帮助人,最会在紧要时刻赶来解决麻烦。现在才知道,这外号的“含金量”高到不行,扎扎实实地含金。社会上三教九流的,孤儿寡母的,落魄的好汉被冤的百姓,但凡遇见宋公明只要开口或者不需开口就能从他手里得到一把银子。动辄一二两几十两,换在今天那是几千块上万块。遇见这样一言不发就给钱的人我……也喜欢。宋江这样一个没什么武艺才能的人能在江湖上声名远播都是因了钱的缘故,所以说钱是个好东西。当然光有钱还不够,脑子和舌头也要跟得上。宋江宋押司,也是吃朝廷一碗干饭的人,怎么说也有些混迹官场的技能。他见了人不管对方官阶大小反正就是一个尊称一个拜,把表面功夫做足了还不让你看出假惺惺,口吐莲花一面奉承一面使钱让你买酒喝,他这样混江湖不火真是说不过去。一方面宋江是个听爸爸话的乖小孩,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命运,所以他身上具有鲜明的矛盾性。落草和招安就体现在此。(其实招安一直更胜一筹)为赚秦明入伙,宋江找人冒充秦明杀了百姓烧了房屋导致其家人被处死断了人家后路,这时候他没有考虑孝是什么,忠是什么。但当自己的父亲弟弟有危险时,他不听劝谏也要去把他们取来。李逵的娘不是他的娘,就不急着叫上山来,众人累得要死也要先去给他报了仇。可看出宋江这个人,狡诈圆滑又虚伪自私,而且野心不小。
书里我目前唯一喜欢的是鲁智深。鲁智深是个粗莽的汉子,但他粗中有细,胸怀正义,自身有本事也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其实与众人相比鲁智深太好了,几乎没什么槽点,所以这里不多说。
讲讲印象深刻的。
李逵:金圣叹评李逵单纯。看完这书后我觉得此“单纯”非彼“单纯”。李逵像极了狼孩,不懂得人情世故亦不懂得生命可贵。他只知道你对我好便是好,兴起处想杀便要杀。如果说前期武松血溅鸳鸯楼已经够资格被叫做杀人狂魔,那么李逵该被称作什么呢?大概是人屠吧。比起喝酒这种他想戒就能戒的爱好,杀人才是他刻在骨子里的使命。但是这人好利用,他偏偏遇上了宋江,也算是一种活该吧,我愿意相信“现世报”。
作为一个女性,在看完书里各位女性角色后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水浒里的女子要么是极美,那必然是荡妇。如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死时也是极惨。另一种是极丑的,如孙二娘顾大嫂。我不禁想问老施,是否对女性有什么误会?要知道那唯一一个颜值与实力并存的扈三娘还被嫁给了堪与武大郎外形比肩的王矮虎……
可能老施受过伤吧?现在也无从考证了。
目前这本书仅仅是《水浒传》上部,接下来该看下部了,一点点如山崩的剧情即将到来,不想管晁天王如何被架空,也不想管宋公明如何继续忽悠大众,只想看我花和尚鲁智深如何落得一个相对来说的好结局。
下一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