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东京》读后感1400字
笔记:
“游牧东京”是作者米田智彦的一个生活体验项目,参与的人搬离自己所住的公寓,扔掉家具,仅依靠一个拉杆箱,通过在社交媒体结识的朋友,尝试在都市中如旅行般地生活。
核心思想:1⃣️共享资源 2⃣️“设计人生”
作者和他的书面向的是这样一群人:“喜欢自由灵活的工作和生活”,从企业公司辞职,希望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的年轻人。
主要观点:
1⃣️ 【创造人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可以换一种观点,不是一辈子在一家公司干到退休,而是创造自己的工作(自由职业)
2⃣️ 【“平行事业”“多重自我”】在这个企业神话不存在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扩展自己的副业,寻找和培养自己可以做的更多方面工作,是一种人生丰富方式,更是提高自己对“失业”的抗风险能力。
3⃣️【共享】居住空间可以共享,工作空间可以共享,知识信息可以共享,连接可以共享….这些都是作者这样的自由职业者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
灵感句子
1⃣️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具有多层面自我的人精神状态会更好,同时有数据表明,只扮演一个角色的家庭妇女常常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这里并不是说需要具备多重人格,更重要的是能拥有更多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世界,并随时准备开拓更多的可能性。
2⃣️没有真实的身心体验和实践,是当今信息化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
3⃣️什么才是改变行为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呢?我认为,最简便的方法是“改变地点”。像是改变住所,离开所居住的城市,自创媒体建立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离开工作场所等等,通过某种强制性改变地点的方式,可以产生最根本的变化。要想改变现有的行为方式,要先从“去过去从未去过的地方”“认识新的朋友”开始。
4⃣️人生中偶然的邂逅,都能成为有所收获的连接。而这样的连接,只有抱着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与人接触才会产生。
思考
1. 人生是可以自己去创造,热爱自由的人(不是懒)可以尝试自由职业。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得顺利。首先得身怀绝技,才有活干。自由职业就是赌时间、赌生活。
2. 无论何时 在哪工作 是为一家公司工作 还是自由职业,要想做好,都要有一颗创业的心。
3. 不管有多少自由职业养活自己甚至过上小资生活的例子,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直接模仿的,但这些例子和这本书一样,可以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其他灵感。
4. 关于“共享”:书里提到的共享生活空间、共享工作场所,特别像在北京时候住的U+青年创业社区,每个人或每个小团队,都在努力挖掘自己的创意工作,觉得可以生活工作很自由、分享知识并摩擦出新的火花。我不是特别认同这样的共享生活观念。(1)共享生活场所,所谓“旅行般的生活”,换句话说也是居无定所,一个人可以,自己的家人呢?将来有了孩子呢?让孩子跟着自己每周搬家体验人生怎么行呢。这样的生活方式只适合一个人,只顾自己没有打算承担更多责任的人。(2)共享工作场所:能来这里工作的人,都是自身不太有经济基础的小打小闹创业者,来自不同的领域,很可能不是专家。基本上每个抱着共享场所想法的人,都不会有目标和远见创造一番有份量有影响力的大事业。(3)共享知识和依靠头脑风暴创造点子:特别不认同。指望头脑风暴创造点子的人,大多是期望别人能贡献出好的思路,自己去总结和借用。*总之,如果怀着什么都可以共享的思路来创一个小业,这些聚集在一起的自由职业者,其实不过都是各取所需而已,没有真正的目标一致的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