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晶黄》读后感1400字
这是继《受活》以来最棒的小说。没有采用《日光流年》的索源体形式,也没有延续类似《情感狱》这样荒诞的题材,更没有像《炸裂志》那样将人物置于大历史背景下叙述。这部小说极其简单,人物简单,无非就两个主人公,而且还是兄弟俩,无父无母,只有一个姑姑。故事也很简单,没有像《炸裂志》中“失败——要成功——失败——要成功”的循环叙事结构,讲述的是一位有大学文凭的军人“大鹏”因核泄漏而退缩,开除军人身份,回到家乡,受到村人的歧视,婚也结不了,地也种不了,退伍费也拿不到,被逼回到军营继续当一名军人。因为内心渴望“赎罪”,所以自己不断创造机会,让自己有一天回到辉煌的位置上。成也立功败也立功。这种“无伤大雅”的立功使“大鹏”的心理一步步走向病态。“大鹏”忘掉了自己是一名军人的身份,那种家国情怀已经荡然无存,占据他身心的只有两个字“赎罪”。不赎罪就没脸回村子,不赎罪就没办法娶媳妇,不赎罪姑姑就没办法治病,不赎罪自己一辈子就无法抬头做人。也许你会说当初“大鹏”要是不退缩,也不至于落得这样的下场,归根结底就是他的懦弱害得他一生无法做人,这又能怪谁呢?是这样吗?是这样吗?是这样吗?我们不妨看看阎连科怎么写的前几章,为什么他要将一个普通小人物的心理写得如此详细?完全没必要,可以一两章就叙述掉。为什么?因为这太重要了。“大鹏”的心理矛盾恰恰好反映了人的“双人格”的特质。一开始想要逃跑,还尿了裤子,真是令人啼笑。紧接着,他跑了吗?他发现门都关闭了,生的通道已经被切断了。于是他又回来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没有选择,生存的希望是渺茫的,这种概率和死亡是一致的。生即死,死即生。本是二元对立的属性在那一瞬间竟融为一体,说好明明是单项选择题,最后发现选项都是一样的。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不那么害怕了,但是真正接触核裂剂时,他又害怕了,一切又恢复到了原点。太真实了,真实得令我心颤。当和所谓的理想碰撞时,我们真的抵抗不住,抵抗不住啊。在掉下来那一刻之前,他告诉营长,不要呼吸。也正是那一句话,“大鹏”才没被送上军事法庭。其实,不怪“大鹏”,也不怪“社会”,到底怪谁呢,谁也说不准。
有人说鸟孩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存在很关键。从身份上来讲,他是大鹏的弟弟,也是大鹏唯一的亲人。从小说开头,就开始讲述弟弟也是一名军人,背着核裂剂去找处理的地方,这期间穿插着“大鹏”的存在以及大鹏内心的忏悔。一开始我以为它的形式是像《家变》这样两条线索一起进行的。但是后来我发现并不是,这部小说巧妙的地方是两天线索融为一条线索,穿插得恰当好处,天衣无缝。明明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人物,却在某几个瞬间巧妙地重叠起来,可以这么说,“鸟孩”是“大鹏”的替代品,同时也是“大鹏”赎罪的唯一载体。
我非常佩服作者在这样看似简单的故事线里,把小说写得如此引人入胜。真的好棒。
最后,我特别想讲讲小说的题目。我读完了整部小说,也没弄明白题目有什么含深刻的含义。“晶黄”是颜色词,小说当中涉及到黄色的物体就是核裂剂,那一滴的黄色的液体,是“大鹏”产生心理变化的主要来源,也是导致“大鹏”未来命运的转折点。是生,还是死,其实并不重要了。因为生死都一样。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一些见解,如果还有更好的见解,不妨大家提出来一起探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