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大全集)》读后感1400字
喜欢萧红, 萧红是东北人,我也是东北人,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已经看完,她的《生死场》也已经看完了,最近看完了萧红《大全集》,再次说说自己心里的感受: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一位,也是最具传奇性的一位。
黑龙江省作协与黑龙江大学出版社签约,商定出版新版《萧红全集》。 新版《萧红全集》将按照作者生前结集的时间顺序进行编辑,生前未结集出版的作品编入集外集,书信部分单独编辑,同时附有作者创作年表、年谱、篇目索引和大量珍贵照片等。该项目是黑龙江省实施的“保护、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综合项目之一,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牵头,黑龙江省作协、黑龙江省萧红研究会和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协助,邀请国内外萧红研究的知名学者编辑整理。新版全集收录的作品版本都将经过严谨考证,与各时期的原版本做校勘。
鲁迅眼中最优秀的女作家,与张爱玲、石评梅等并称民国四大才女。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典藏全集限量发售。喜欢一个人走夜路的女子,生命在文字中燃烧。她太爱这个世界,世界并不爱她。
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萧红《呼兰河传》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么凄凉的夜。——萧红《呼兰河传》
大人总喜欢在孩子的身上去触到时间。——萧红《呼兰河传》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萧红《最末的一块木柈》
人活一辈子是个白活,到了归终是一场空……——萧红《呼兰河传》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萧红《呼兰河传》
是山么,是山你就高高的;是河么,是河你就长长的。——萧红《生死场》
人若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就是同类也不同情。——萧红《呼兰河传》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萧红《呼兰河传》
萧红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她的散文充满真挚朴实的情感,体现了高尚的人格。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细节,她的文章有着生动的情节,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1935年月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从而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
《生死场》原名《麦场》,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生死场》的发表,符合时代的要求,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萧红在作品中大胆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抒发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生死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社会影响很大。萧红也因此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