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1100字
56《朝花夕拾》,鲁迅/著。
以下个人陋见,若有偏颇,祈以斧正;另有高见,诚请交流。
其一,此书,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由《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10篇回忆性散文组成。
主要内容: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引摘自百度)
其二,其中《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曾在小学课本中熟读,不过当时,只是为了应付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即便能背诵,亦是不求甚解的感触不深,裨益不多。今日重温,读来既熟悉又陌生。尤其《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妙趣横生的农家小院风光,让我甚是怀念儿时故居。
其三,最喜欢的,最有感触的三篇是《狗·猫·鼠》,《二十四孝图》和《父亲的病》。
《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讽刺了当时有猫性的“正人君子”和“负有青年指导责任的前辈”,嘲讽了他们猫交配似的卑鄙流言。其叙写手法环环相扣,承接自然。隐喻更是尖刻且巧妙,读来令人捧腹。
《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批判了孝道教育的矫枉过正。
《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篇末写到“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先生的父亲在哭天喊地的叫嚷声中痛苦离世,死得牵挂且不安。读来令人泪目,同时,也是警醒!倘若,我濒临离世之际,我希望我的晚辈和亲友定要强忍住眼泪和哀嚎,陪我聊天,聊我的平凡平淡的一生中的得失和遗憾,聊他们在我离去之后将如何照顾好自己和怀念我,我们好好的道别,让我带着微笑安宁地走出时间……
总之,我不才,读出来的仍然是先生对当时旧势力、旧文化进行的嘲讽和抨击。没有能温故知新,解读出太多新义,不过仍然值得推荐。在我看来,他是鲁迅先生自叙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对了解研究先生性格和作品文风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经典摘录:
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