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集》读后感_2400字

《飞鸟集》读后感2400字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诞生于“花鸟之国”的贵族“王子”。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最开始读他的诗,每一句都是那么柔美,淡淡的像一个邻家男孩儿和我讲述他的见闻,他的心得以及他所热爱的一切。他像一个天使一样把自己对世界的热爱轻撒成一句句诗篇,浇筑成一个个故事。可以说,泰戈尔的诗是春天里初放的花蕾。仿佛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朝气蓬勃,像初来世界的生命一般。这是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据印度人说:“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这就是我们所以爱他的原因了。”
可以这么说,在那个时候读他的诗现在想想有点早了。我仅仅读出了画面感,思考的却不是很多。并不是说不思考。是所在层次让我想象不出他描绘的内容。这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我不想去分析诗歌。诗歌永远都分析不完。但每一句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得到一些启示。
“我没选最好,是最好择我。”
泰戈尔的每一句诗都是一个故事,一个浪漫却富有深意的故事。他出身贵族,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衣食无忧。这让他的视角里缺少了一点生活的历练和挫败的苦汁。他的生活让人羡慕,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也正因为这种生活环境,让他更加对底层的生活充满了兴趣和好奇。每加深一点对他圈子外生活的了解后,他便多了一分深沉,也多了一分浪漫。就好比,世间一切的沉浮都为了成全一段有我做主角的故事。
“感恩光明,更应铭记坚守黑暗的执火者。”
泰戈尔是孤独的。他在他所在环境不被认同,因为他的思想,他的整个人不属于贵族。但他也与底层百姓的生活格格不入。这种矛盾是贯穿他全部作品当中的。从他的视角看,一切都可以美好,幸福的,也都是底层百姓所憧憬向往的生活。当大家在黑暗中摸索,四处碰壁为了追求那一抹光明时,对于出现在视线内的执灯人都是倍感珍惜。当我们走出黑暗,拥抱光明的时候,不要忘记回头看看,曾经的引路人还在为千千万万摸索的人指引着呢。
“鸟愿为云。云愿为鸟。”
泰戈尔,在成长道路中摸索时时常会对各种各样的人抱以羡慕的眼光。鸟儿如云,云儿如鸟。这是一个死结。人生没有第二个选择。当你成为鸟的刹那,你这辈子都体会不到作为云的自在。而当你初而为云的时候,你永远感受不到鸟儿飞翔的自由。这两者的平衡永远无法真正满足。然而他不愿意放弃。如果他是鸟儿,他便飞进云里,如果他是云朵,便陪伴鸟儿御风而行。
“砍树的斧头,求树还斧把,树还它。”
无论是泰戈尔,还是我们都会遇到上面的困境,我是谁,我要怎么做。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身份,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我们从身边的人学习,索取,为的是日后的付出与奉献。可世界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更多的是贪得无厌和损人利己。当斧头得到斧柄后,他最大的慈悲便是最后去砍那颗给他斧柄的树。而原先的斧柄也早早忘记自己曾是树的一部分,他已经和斧头连成了一体。
“失去食欲,勿责食物。”
当我们真正去拥抱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好事物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那些让我们尴尬,难过甚至厌恶的画面。我们会因为这些而放弃生活,而放弃自己吗?说不准。很多人都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放弃最开始追逐的本心。因为在他们看来,美好与幸福永远都是渺小的。世界更多的是美好和幸福的对立面。而我们只是生活在四面画着美丽画子的屋子内,屋外的生活,谁又知道呢?而当我们真正走出屋子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屋里屋外都是差不多的,不一样的是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心态。
“把我当作你的杯,为你及你的一切盛满水。”
生活中最为讽刺的无外乎是自己的热情和虔诚被他人无情的抛弃践踏。你对对方的所有尊重被认为别有居心,你所有的热情被认为是高攀依附,你所有的奉献被认为是愚蠢的为他人做嫁衣。而其实呢?其实坦诚和热情是最好的筛选工具。在表达自身的同时也能根据对方对于热情的回应来甄别对方的品行。加以时间和交流。我一直认为这是最能体现个人修养,又最能有效获取对人物认知的方式。既然人与人之间存在猜疑链,你永远不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那么,真诚吧,如果对方能有所回应,那么他是朋友;如果对方辜负了你的真诚,好吧,那么离开。
“玻璃灯嗔怪瓦灯叫她表姐,却称悬月为亲姐。”
当你的热情被践踏,你会发现,其实无外乎是自己不够强大而已。自身强大所得到的那些“热情”和“尊重”远比通过性格和时间在交流中获取的多。在很多人眼里,那些低于他们认知圈子门槛的“热情”都是廉价的。他们会定期清理自己的圈子,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却测量计算每一个分热情的多少。那目光如同盯着刻度仪一般,只为了每一分热情都恰如其分,每一份交情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即便明月当空万里相隔,即便瓦灯的光辉和自己更近,玻璃灯的心里还是觉得,明月才是他最亲的人。如果玻璃灯有朝一日成为明月,她一定会不屑一顾叫她姐姐的琉璃灯。如果玻璃灯有朝一日成为太阳,可能,明月在她眼里,也不配提鞋。
《飞鸟集》是把“零碎的思想”通过“零碎的故事”集合起来。这种方式让很多诗以一句话的形式进行提现,但所含有的寓意却远远不是一句话所能概括的。
每一句诗都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每个人读来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的经历,见闻,会给这些诗句添加佐料。经过时间的烹饪,味道也只有你能品尝。
当生活里遇到了挫折,当前进的道路上出现障碍,当人际交往遇到矛盾,回想起泰戈尔的诗,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个大孩子一样,用故事里的眼光去打量这个黑与白交错的世界呢?
不,这个世界是彩色的,是浪漫的,是抒情的。泰戈尔他不是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他看到了我们同样看到的黑暗与不公,贫瘠与痛苦。可他同样愿意用自己的全部去填充世界,用自己的浪漫去书写自己的篇章。这才是热爱生活的真谛。自怨自艾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选择接受和改变,提高与升华才是真正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改变生活的方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世界是美好的,也不缺发现美好的眼睛。这世界同时是黑暗的,可我们的心向往光明。
转 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87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智慧故事》有感800字

    这几天,我迷上了一本书,因此爸爸叫我“书迷”,妈妈叫我“知识迷”。 这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这本书就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的《智慧故事》呀!它还是小学生课外读物精选注音版里的“一员”呢!…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6
  • 《小桔灯》读书笔记及读后感500字

    《小桔灯》读书笔记及读后感500字: 段落摘抄: 此时此刻,我就会产生一些特别纯洁的、飘忽不定的思绪,但这种思绪是细腻的,像蛛网一样透明,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它们往往是突然爆发,马…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17
  • 乐琦的神奇力量读后感400字

    乐琦觉得和监护人是有区别的,真正的是不能辞职的,当妈妈是一生的活,监护人却可以说:“好啦,这活就干到这里吧。我要回法国去了。再见”乐琦很喜欢她现在的监护人――的前妻布瑞琪。她总是担…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41
  • 《让我陪你重返狼群》

    【第1篇】 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读《让我陪你重返狼群》有感 里,我读了一本与狼有关的真实故事,名字叫《让我陪你重返狼群》。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这本书的封面和插图深深地吸引,…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80
  •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读后感1000字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读后感1000字: 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一个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5
  •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作文800字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作文800字: 转眼间我已经上八年级了,已经不需要父母过多的照顾,自己也能照顾好自己。但是每次我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他们很烦,又是管这里又是管那里:…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