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噪音》读后感_1000字

《白噪音》读后感1000字

杰克和默里在所谓的苏格拉底式的漫步”中围绕死亡话题展开了长时间的讨论。在谈到人类应该如何减轻死亡恐惧感时,默里提到了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默里提到:“痛苦、死亡、现实,这些统统是不自然的。‘我们’不能按照它们的现实模样去忍受这些东西。‘我们’知道得太多。所以‘我们’自我压抑、妥协和伪装。这是‘我们’如何幸存于宇宙之中的方式。这就是人类的自然语言。”杰克对默里的观点不以为然,他指出弗洛伊德的观点早已过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一原本被当作是真理的理论体系如今却受到了现代人的质疑和挑战,这正是作者运用戏仿技巧所达到的效果。

其次,提到“苏格拉底式的漫步”,读者自然而然地能够联想到柏拉图的《斐多篇》。在《斐多篇》的结尾,苏格拉底为人类提出了死亡的解决方案,即只要人们以圣人般的信仰,坚定“灵魂不朽”,就能愉快地走上死亡之旅。这位古圣人建议人们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死亡。然而,与《斐多篇》中的“苏格拉底式的漫步”不同,杰克和默里的漫步收效甚微,直到漫步结束,他们也没能找到解决死亡问题的完美方案。

在《白噪音》小说中,尽管在大多数人眼中,死亡具有威慑性,往往以狰狞的面目示人,然而在其他人看来,死亡却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人类不必畏惧死亡。

作者启发读者:关于死亡,无法给出明确的定义,因为所有关于死亡的认识只不过是语言的产物罢了。不仅作者利用语言构建“自我”,甚至是世界中的一切都是由语言构建出来的,即便是所谓的“真理”也逃脱不了语言构建的本质。

然而,语言本身又具有局限性,对于语言以外的东西人们一无所知。因此,语言无法如实反映现实,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此外,德里罗在《白噪音》中呈现死亡主题时所采用的戏仿和不确定性的结尾则启发读者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享受着大众传媒、消费主义和高科技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万物似乎处于完美平衡的状态中。然而,作者让读者意识到: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表面的平静之下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现代人对大众传媒、消费主义、高科技等的过分依赖,反过来使人们面临着精神虚无和道德沦丧的危险。高科技和消费主义制造的各种所谓的“神话”在德里罗的揭露之下变得脆弱无比、不堪一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88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飘来的紫禁城》读后感600字

    假期我发现了一本好书。名叫《飘来的紫禁城》,这本书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本书里的主人翁是一个叫天郎的小男孩,天郎的外婆是牛郎和织女。外婆的心愿是和牛郎见上一面,但见面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177
  • 《毛毛虫的天空》读后感200字

    中,我读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作品――《毛毛虫的天空》,这本书令我感受颇多,受益非浅。 本书讲述了一只毛毛虫变成花蝴蝶的过程。  一开始,毛毛虫就遭受到周围小昆虫的嘲…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27
  • 《小卖部门前的七只猫》读后感450字

    今年,我读了一本暖心的童话故事书,名字叫《小卖部门前的七只猫》。 故事里的七只猫模样、性格都有明显的差异,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分别叫背、黑侠客、红痣猫、花肚兜、一眼猫、白手套和…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328
  • 读《重返狼群》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这是一本以命换来的书,它带领我们,踏着毛主席的足迹,一览面目全非的草原。 野生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时偶然救下…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49
  • 《做狮子好难》读后感300字

    今年,我有幸邂逅了《做好难》这本书,它精彩的内容、有趣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通过幽默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大卫被他养的一只有魔法师灵魂的狗变成了,因为大卫告诉过它这是自己从小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266
  • 《记丁玲续集(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读后感_1800字

    《记丁玲续集(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读后感1800字 沈从文忆丁玲,作为一个曾并肩奋斗的朋友,还原了太多真实的生活细节。而多数情况下,真实与美好之间仿佛是有着根本矛盾的,…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1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