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读后感900字
西游记-形象化的世界
2017年读完的第二本书。书中还有些缺字,但这本毕竟是微信读书西游记版本中比较好的一本了,有些地方疑难字还备了注音。《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是说书人口讲的,自然带了说书的那种喜乐痕迹,很多地方比较细致、啰嗦、反复的描述。比如,孙悟空讲自己的法宝金箍棒,不同地方用不同的华丽描写。
西游记是传奇,是华丽的想象,是包容万千的大作。西游是向中国人特别是儿童奉上的丰盛的思想大餐。给牛宝讲西游,每次讲到他(悟空)会变小蜜蜂,他就乐不可支。
这遍再看西游,更看的是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西游融合了儒释道及民间智慧,但感觉基本是扬佛抑道的。据说拍西游时道家是反对的,比如西游中悟空师兄弟三人讲三清扔到茅厕之中,书中也有多处道家和佛家斗法中失败。
佛教协会据说当年也反对拍西游记电影,认为西游记丑化了三藏大师玄奘的形象,变成了一个不识真假和无能的凡夫。
唐僧师徒四人其实是一个人不同子人格的表现而已。唐僧是求道的执着,孙悟空形象化瞬息万变的人心,所以可以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古印度人对数字不敏感,动不动十万八千里),八戒象征欲望,沙僧是朴实的凡人,白龙马是动能(力比多)。
世界上的一切,在西游记里都形象化了,山上有山神,地上有土地,海里藏龙王,天上有揭谛; 二十八宿是神仙,六丁六甲护唐僧。
凡是给予帮助的,都是菩萨,何必一定是南海观音?如来所言菩萨,即非菩萨,是名菩萨。
妖怪们是修行之路上的阻碍的形象化表现。蜘蛛精是女色,会织网缠绕(情网);白骨精可以想到佛教的白骨观,唐僧肉眼凡胎,看不见美女和老头、老太的后面,都是一堆白骨而已; 狮子精们的出现,是因为悟空三兄弟们好为人师,等等等等。西游把人生修行路上的阻碍,以形象化的形式来讲解。
孙悟空初出道,那是天地不怕任逍遥,象征不受拘束的人心,心理学上是不经管束的力比多。菩萨给的金箍,意味着世俗的拘束,悟空多少抗争,看得让人唏嘘。谁逃得了世俗的压力呢(我泪流满面啊,同志们)。等到彻悟成佛,金箍自然脱落,也就是到了孔子所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约束(金箍)化为人格的一部分,还要金箍何为。
神佛的世界,本来不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看透了形象后面的真实意思,才可以谈论悟净、悟空、悟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