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作品》读后感1100字
《天意》的科幻设定,按照所涉及历史的微观与宏观可以分成以下四个层次,我们可以借此来理解历史科幻的惊奇美学。
1. 盲区幻想:对历史盲点进行的可能性设想
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人和事缺乏细节解释。例如,韩信的本领是跟谁学来的?为什么在刘邦最落魄时投靠他?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畅想。在“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一事件中,依靠神秘人物施行的奇迹,不仅对历史空白做出了奇妙的解释,还保留了历史原来的轨迹,将科幻的设定暗含其中,既丰富了历史细节,也为进一步制造阅读的惊奇感做好了准备。
2. 历史重构:用科幻设定将已有的历史改头换面
小说塑造了神秘人物“沧海客”这一形象,通过他把史书中的重重疑点串联了起来,解释了韩信如何通过陈仓道、韩信为何自请为齐王、始皇帝遇刺的疑点、东海寻仙的究竟等等,并把他跟远古的华夏文明史也联系起来。
小说里,韩信与沧海客签下了足以改变命运的契约:只要“神”让陈仓道再次畅通,韩信必须在力量壮大后向刘邦自请为齐王,并为“神”填平渤海。秦始皇在巡游时遇刺后,刺客居然可以逃之夭夭,是因为沧海客赐予了张良远距离杀伤武器。而秦始皇之所以痴迷寻仙,是因为沧海客为秦始皇展示了远超其认知水平的技术,甚至关闭了秦始皇用来统治天下的九鼎。小说最后揭开了沧海客的神秘面纱,他竟是历史上有名的寿星彭铿,而他的主人竟然是“神”,“神”通过高科技赐予了沧海客永恒的生命。
3. 起源假说:对文明的起源进行颠覆想象
沧海客的主人,即那位掌握了极高科技的“神”,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伏羲。作者利用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将其幻想为天外来客,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智慧生命。天外来客乘飞行器来到地球,在渤海搁浅,为了实现返航,决定把智慧给予尚处蛮荒中的华夏祖先,让他们尽快成长,形成大一统集体,积累相当的人力和土木工程能力,进而填平渤海,让自己再度起航。也就是说,是外星生物的意外搁浅,直接触发了华夏文明的诞生。
4. 现实震荡:让阅读者对自身所处的时空产生怀疑感
天外来客需要填海造陆来实现返航,一旦达到目的,我们已有的历史会被覆盖。
小说中,沧海客所施行的种种奇迹,大都来自天外来客的一台时空转换装置。韩信发现,一旦他帮助天外来客完成填海造陆,中华民族已有的历史和未来的一切都会被另外的历史替代。天外来客让读者产生现实的怀疑感:我们自以为安稳的一切,或许是随时可能被覆盖、被修改的沙丘。正是因为看破了这一点,韩信巧妙地利用了天外来客的武器装备挫败了他的计划,用自己的死亡守卫了华夏文明,并在死前把时空装置交给了侍女季姜,让她穿梭时空,成为了永恒的文明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