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读后感_800字

《父与子》读后感800字

每次读屠格涅夫感觉到一股莫名的“一惊一乍”,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情节很流畅地忽然就炸了,随之悄无声息地隐没。好像生啊死啊什么的,一下子变得很常态,教人为着刚才的惊乍羞愧――好像没什么可以惊奇的,所有的“多怪”都源于“少见”。

譬如说《初恋》里儿子撞见父亲及女孩在花园幽会的瞬间,我会揪心一下。可是,明明前文的铺垫足以让我猜到会有这样的一幕,可真正的情节到来时,我竟然会为了画面出乎我意料之外而惊讶万分。这是一种扭曲了的被夸大了的“委屈”――因为,原先的自以为是最终被打了脸。于是,当父亲的鞭子抽向济娜伊达的那一瞬间,身为读者的我不由得又给自己加了戏:立马捂住了心口。

离题了几里,拉回来。【呀!】以下涉及剧透,慎读。

巴扎罗夫随阿尔卡季回家,阿尔卡季的伯父帕维尔与巴扎罗夫时常意见不合,争吵不迭。

阿尔卡季随巴扎罗夫返家,途中认识了奥金佐娃及其妹妹。四人之间的恋慕对象变换不定,所有的情愫都地下悄然积蓄着,有的人拎不清,有的人不够爱,有的人强忍着,总之,谁也没有告诉谁。忽地最不可能告白的巴扎罗夫被炸了出来,向奥金佐娃告白了,结果却是意料之外的恢复平静,旅程匆匆结束。

阿尔卡季随巴扎罗夫回了家。结果,巴扎罗夫的父母太过热情,屡被打扰的巴扎罗夫选择同阿尔卡季一起回家。

巴扎罗夫在阿尔卡季家继续他的实验,阿尔卡季独身一人拜访奥金佐娃府邸,并与其妹妹发展了恋情。巴扎罗夫因吻了费涅奇卡,收到了帕维尔的决斗挑战……(这戏剧化的决斗又把我乍了一下!)

巴扎罗夫也到了奥金佐娃处与阿尔卡季会合。阿尔卡季与卡佳的恋情浮现,其他人摸不着头脑……

巴扎罗夫一个人回了家,戏剧般地感染了脓血症,然后回天乏术……(又把我炸了)

这就是高阶虚无主义者巴扎罗夫短暂一生的片影,却教我着实惊乍了好几回。

嗯……这小说情节真是顺流急下,淌过了好几道弯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88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与爱同行》后感600字-学雷锋,献爱心

    说起,大家肯定知道。他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句话时刻激励着我们。 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活雷锋,最美司…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92
  • 《全班都是班干部》读后感400字

    《全班都是班干部》读后感400字: 放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全班都是班干部》,里面有个小孩叫曹操,他在春天小学上一年级。曹操的大脑瓜可聪明了,不过他的调皮劲儿也是班上数一数二…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0
  •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是东汉末年,战争纷起,逐渐形成孙权、曹操、刘备三方的势力,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并逐鹿中原。 书中有我喜欢的许多人物,足…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04
  • 侦探小组在行动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这个里,我看了许许多多的书,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叫做《侦探小组在行动》。 《侦探小组在行动》讲述的黄菊的遇到了车祸,肇事司机逃跑了,为此马小跳等任组成了一个侦探小组。在…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104
  • 追——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人一辈子都在追,有人在追逐自由,有人在追逐权势,有人在追逐钱财,有人在追逐一个人。 “终其一生,我们…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6
  • 《万箭穿心》观后感2000字

    《万箭穿心》观后感2000字: 电影看了两遍。第一遍看完吓一跳,在李宝莉身上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一心为家庭,为孩子,到头来却谁都不领情,反而厌烦的厌烦,憎恨的憎恨,自己是猪八戒照镜…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