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读后感800字
每次读屠格涅夫感觉到一股莫名的“一惊一乍”,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情节很流畅地忽然就炸了,随之悄无声息地隐没。好像生啊死啊什么的,一下子变得很常态,教人为着刚才的惊乍羞愧――好像没什么可以惊奇的,所有的“多怪”都源于“少见”。
譬如说《初恋》里儿子撞见父亲及女孩在花园幽会的瞬间,我会揪心一下。可是,明明前文的铺垫足以让我猜到会有这样的一幕,可真正的情节到来时,我竟然会为了画面出乎我意料之外而惊讶万分。这是一种扭曲了的被夸大了的“委屈”――因为,原先的自以为是最终被打了脸。于是,当父亲的鞭子抽向济娜伊达的那一瞬间,身为读者的我不由得又给自己加了戏:立马捂住了心口。
离题了几里,拉回来。【呀!】以下涉及剧透,慎读。
巴扎罗夫随阿尔卡季回家,阿尔卡季的伯父帕维尔与巴扎罗夫时常意见不合,争吵不迭。
阿尔卡季随巴扎罗夫返家,途中认识了奥金佐娃及其妹妹。四人之间的恋慕对象变换不定,所有的情愫都地下悄然积蓄着,有的人拎不清,有的人不够爱,有的人强忍着,总之,谁也没有告诉谁。忽地最不可能告白的巴扎罗夫被炸了出来,向奥金佐娃告白了,结果却是意料之外的恢复平静,旅程匆匆结束。
阿尔卡季随巴扎罗夫回了家。结果,巴扎罗夫的父母太过热情,屡被打扰的巴扎罗夫选择同阿尔卡季一起回家。
巴扎罗夫在阿尔卡季家继续他的实验,阿尔卡季独身一人拜访奥金佐娃府邸,并与其妹妹发展了恋情。巴扎罗夫因吻了费涅奇卡,收到了帕维尔的决斗挑战……(这戏剧化的决斗又把我乍了一下!)
巴扎罗夫也到了奥金佐娃处与阿尔卡季会合。阿尔卡季与卡佳的恋情浮现,其他人摸不着头脑……
巴扎罗夫一个人回了家,戏剧般地感染了脓血症,然后回天乏术……(又把我炸了)
这就是高阶虚无主义者巴扎罗夫短暂一生的片影,却教我着实惊乍了好几回。
嗯……这小说情节真是顺流急下,淌过了好几道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