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煮茶记》读后感900字
首先我不是文中提到的那些假和尚,我也不吃斋念佛,更不懂佛法。在此写点感想只是整理一下思绪,同时立个flag 。 无意于指摘于谁,抨击于谁,更无关乎宗教信仰。1.有种观点我个人是接受的:佛教一种观点都是為了破除另一些观点而出现(所谓不破不立),但它不应该成为你的新主人。佛度有缘人,我肯定不是有缘人。当然我是喝茶的,只是缺心眼,也没工夫,哪能悟出个什么道,参出个什么禅呢?2.翻这类书的读者,妄自揣度一下,很多估计是都市白领这个阶层,有闲钱,有文化,偶尔有点闲暇时光。当然有压力有困惑有低谷有迷茫有痛楚了,怀疑一下人生也是再正常不过。至于我自己,是不会再去触碰这类看似清风拂面沁人心脾的文字了。透过这些所谓六根清净的浮面,我这个挟着肉身为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于俗世的俗人,读到的依然是一颗入世颇深的心,但这颗心却偏偏还要努力让自己在纸张上表现得波澜不惊,想要出离得平静一点的样子——出离是出离一切的执念,不再执着于过去困扰你的东西。出离也不是一定要你远离人世,它不该是带着刻意的。虽然文字偏重于禅,觉得写的不免还是有点矫情,也有点小作。当然,际遇不同,因缘造化,三观自然因人而异,无意冒犯。3.个人更敬佩所谓的出世的智者。佛法高深的大师,不再仅是关注于我,而是更多的芸芸众生。当然,他们的修为,智慧,足以渡人渡己,悲天悯人。 4.在此,粘贴一则儿时故事会上看到的小故事,只图一乐:话说苏轼有一天闲得无聊,突发奇想,写下一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洋洋得意,以为证得了佛法。
于是把诗恭敬抄录在扇上,派人送上山去,向朋友佛印禅师求印证。
佛印禅师只回了一个字:屁!
气得苏轼暴跳如雷,亲自登门兴师问罪:“秃驴,你这是什么意思!”佛印冷冷地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轼羞愧难当:自己在诗里能写出来的道理,却做不到。谈何证悟解脱!连苏轼这样的聪明人,有时候也需要佛印这样的出世智者指引。何况如你我等凡夫俗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