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与风景》读后感_2200字

《感想与风景》读后感2200字

《巴黎归来》应该是横光利一系列游记当中思见最深刻者,具体年份我缺乏资料不可考,利用搜索小技巧,得出来他在1928年跑去了上海,这在他全球行中有所提及,文章中又谈到法国工人此时正在搞游行、西班牙闹战乱,人和人分成左派和右派互相伤害。西班牙战乱大致发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段时期,后来的历史走向众所周知了,是烈火与血燃烧全球的一场浩劫。

一句话,

这些游记记录了二战前欧洲的部分风貌,绘叙着富丽生动的人文物事,千秋悠寂的风景隽永,横光利一眼中的欧洲。

横光本人,从目前的文字风格上看,并不醉心政治。他数次提到希望远离人群寻一方清静之地,看风海河山、晚月、霞雾与原野,也引用了禅月大师的名言,陈述自己心迹:

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

他像我课堂上学过的一篇《On National Prejudices》文章的作者,愿闲在一间咖啡厅一个人度过下午,读阳光下的街道上每一个过往人五官上的故事。那位作者,一生不曾发迹,百科寥寥数语,名字早被我忘了,一会儿复习复习旧课本,给他补上。

虽然我与船客、船员们都成了朋友,但在船上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我绞尽脑汁,究其本质还是内心孤独。人们的内心无限度地滋生着这样的孤独。

这类作家热爱独处远多于欢闹,似在田田莲叶间卧轻舟荡,怀抱着远梦,是住一方岛屿上的老人、天使、和小孩,这三者在这里是合为一体的——正如横光利一在观察乘客的一个片段中说到: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无法注入笔端,其丰富之极,无以复加。

他的老人般的智慧的眼眸几乎囊括了整片穹宇,包括星色背后的黑域、悬垂的天河之渊、光彩模糊诡变奇谲的地方,可是仅用稀疏的笔法,勾勒出一个清秋的世界。这或许同他喜欢诗歌、绯句有关,下笔务求无印良品式的简约美。所以当他用三言两句,轻松将鲁迅先生立于纸上,我却是一点都不惊奇了。

更衣换季时分,遥望椰林斜影。

笔法类孩童简单纯净,丑美选取摘自天使之触,这便是一个作家自发的取舍,而或笔锋上斜,提字小钩,树论高峭,原就是成熟观察力及他的调皮小性相得益彰之使然。

所谓外国就是去了却让人感到很无聊,但是一旦回国,又非常想再去的地方。

《巴黎归来》中,横光大篇幅地触及时势暗流,这篇对比瑞士篇和意大利篇等偏向原生风光的文章可要略显一丝反常。不过结合法国该地文化特点,到一地难免性格受到当地风情的短暂熏染,于是他将内心中老人的一面更多地激发,并在谈及一个为法国作出卓越贡献的老板因批评了法国恶习而被没收荣誉勋章时讲道:

坦诚地讲述自己的真实感受,不仅是自己国家,就是别的国家,现在也已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德川时代那种封建社会才会有的精神压迫,做梦也没想到在当今蔓延开来,就连自由主义思潮极盛而夸耀于世的欧洲也难以幸免…

字里的彷徨不安已经流露无遗了,这是对当时甚嚣尘上的狭隘民族主义发出的无奈喟叹。不过,横光不是鲁迅,一会儿转身,他又该继续研究他的和服去了。

日本人一边猜忌,一边在后盯梢。所谓岛国劣根性,就是专门惦记着别人要做的事。

他们都富有洞见,对人的自负龃龉一笔揭穿,预见到会刺痛哪些人的神经,又无可避免地向往如此,横光把批评者和被批评者(被批评者可以是一个地方)比作相互嘲笑的男女,双方在彼此的轻蔑之中,油然而生一出“同病相怜”的恋情。散文化的记思,有时候文字追不上思想,后来他又觉得戏剧和人生才是一对冤家路窄。

比起没有被发现缺陷的我们来讲,那确切地知道自己有色盲缺陷而持淡定心态谦和的人,或许能够探索更多的事物本质。

此时呈现在我眼中的,是那些不畏质疑、直面缺陷、具有谦逊态度的人,他们推动着文学的发展。

在往后的篇章中,他的笔愈发任性。《动摇松动》中撩的就是冥顽不化,《衣着与内心》遂得更是返璞归真,《外国语》议同化,《如何发展》说文学,与《杂感》中比较外国作家与日本作家的评法互为补足,一个纵向,一个横向。本书的编排尚算得体,谈学弄问,畅思今古之间,一篇《母亲的茶》,挚苦无痕:

在这儿,正是因为在母亲的面前我才这样安然无虑。

《梦境种种》,解梦不成,反粘一手碎片。

 如果她要与你分手,你就要做出格外伤心样子,很动容地说:                               “每晚能独自与你在梦中相见,我心满意足。”

《假如夏日来临》又将《季节》中的山茶花蕾与《琵琶湖》的挑灯泛舟连作一幅画卷:

六月时节雪白的杜鹃花开满了山野,溪树蛙的叫声、啄木鸟啄树木的声音不绝于耳。碧空与山峰画出鲜明的弧线,山与山之间连着雪峰。

要不,如《十五的月亮》那般皮一下?

老子的发音没有传给儿子,儿子的发音也不影响老子。

横光利一就如同他笔下的风景,不侍矫揉,宛若天成。

他从浓浓春日潇洒卷去满腹诗才,将一叶叶幽情随水流在秋空下广阔的蓝海。

他是远山莞尔色;

是晴午纳凉雀;

是异国的陶渊明。

横光利一

よこみつ りいち

1898-1947

横光利一是现代日本文坛上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以其别具匠心的表现手法而著称。提倡新文学以快速的节奏和特殊的表现为基础,从理想的感觉出发进行创作。创作手法受表现派、结构主义及乔伊斯的意识流的影响,大多采用心理分析方法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后期才转向传统主义。横光利一的代表作品有《日轮》、《机械》、《家徽》、《旅愁》、《纳凉》等。                                                                        ——整理自百科

忽然想读孙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89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她比夏花寂寞》读后感1000字

    《她比夏花寂寞》读后感1000字: 洋洋洒洒,通灵静透。在诗意蒙蒙的文字与抒情间,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温柔的笔触,浪漫与凄萧的背景,落寞孤单的灵魂,生场与死场的不断轮回上幕。 拨开那…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47
  •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800字

    今晚读完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到结尾处的时候,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是什么给了我触动?我想,是盖茨比的梦,以及这个梦想幻灭后现实的凄凉、人心的冷漠。盖茨比生前种种繁华与他死后的惨淡…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99
  •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1000字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1000字: 孤独是全世界,是所有人,是一切历史,是你终将学会的相处方式。——题记 也许你现在仍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乘地铁。然而…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43
  • 《阴翳礼赞》读后感2000字

    《阴翳礼赞》读后感2000字! 作者:阿浦 或许有人会对这样的房间向往,床上柔软棉质的素色衣服,橱柜上堆满磁带盒,碟片,书籍,木地板,窗外是高出房间许多的大树,枝叶繁茂,沁人心脾,…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30
  •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我看了叔叔的故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被叔叔生前的事迹所感动着。雷锋出生在湖南望城的一个农民家里,年仅7岁就成了孤儿,受尽了地主的压迫,后来在党的关怀下成为了一个…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61
  • 读《父爱安全网》有感1000字

    我读了《安全网》,感触十分深。我不经为这位爱子女的心情,所感动;也为这宁让自己死,也不让自己孩子死的精神,而流泪。这时,我的心中只有这一句话:同天高。 这件事是发生在一个小山村里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9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