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读后感2200字
书评一:《孙中山:这天下可以不姓孙,但必须姓孙党。》
话说广州起义失败以后咱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心灰意冷,不干革命转行去美国餐馆里刷盘子去了。武昌起义的时候他不在且联系不上 武昌这边就联络了黄兴(同盟会二把手)黄兴不同意起义说时机不成熟云云,但武昌这边的人说干就干结果出乎意料的好。
骗来的大总统:黄兴不同意起义但是起义军拿下武昌黄兴又来了,瞎折腾一气每次都打败仗,最后自己跑到日本愣是连孙中山问鼎大总统之位的资本都没争取到。
此时有门票的是三个人:黎元洪(武昌起义元勋)、袁世凯(北洋系大佬)、陶成章(光复会领袖)。同盟会没有争取到门票,后来在陶成章被同盟会大佬陈其美派小弟蒋介石刺杀后孙中山终于拿到门票。当时南京这边正在选总统,孙中山知道武昌起义成功马上不刷盘子了打电报给黄兴说:自己将带千万美金和军舰几艘回国。各位代表一听这事,就投票给了孙中山毕竟各路起义军都穷的揭不开锅了等着军饷呢。
原来咱们的国父听说武昌起义成功一激动先把电报发了才去找各国借款,英、美、法都找了别人不搭理他,英国人更过份说“孙文就是个满嘴跑火车的家伙不可靠。”我们的国父就这样两手空空的回国,回国后还要求各省代表把临时大总统的临时两个字给拿掉……各省代表见孙中山两手空空瞬间傻眼,而孙中山没有钱自己也玩不转不得不退位让贤……
国体之争:武昌起义之后袁世凯成功逼清廷当权派同意和谈,袁世凯提出建议是君主立宪而孙中山则要共和。袁世凯派出的代表是唐绍仪孙中山那边则是伍廷芳,唐绍仪走的时候袁世凯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君主立宪,可这唐绍仪去到那边后就倾向于革命党,原来他和伍廷芳是清政府派出去的第一批留学生地点——美国。袁世凯实在是所托非人唐绍仪一个留学美国的人肯定倾向于美国的共和制,袁世凯说“那共和就共和吧,准备让清帝退位!”
国体确定了然后是政体,也就是对政府职权的定位。孙中山一开始采用的是总统制,后来知道自己要让位了他就后悔了,让伍廷芳改为内阁制。伍廷芳当时就炸了:“做人要不要这么无耻!”孙中山见伍廷芳不改,自己迫不及待的先登了报纸:内阁制,看清楚是内阁制噢……
首都之争:这首都之争本来是件小事但却发生了一件不应该也不能发生的事:兵围议会。话说孙中山让出大总统之后各省代表要讨论定都的问题,孙中山要定都南京最后代表们表决定都北京。这下孙中山和黄兴不干了,带兵包围了议会强迫议员改口……
五国借款案、孙十条:话说孙中山改政体为内阁制,唐绍仪出任第一届内阁总理。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各路起义军的军费问题,唐绍仪就琢磨着向国外贷款,这贷款是借给黄兴支配的可孙中山和黄兴不同意说“袁世凯不是当总统了吗,他就得变出钱来呀。”最后弄得唐绍仪焦头烂额不干了……
孙十条:当年日本人搞出二十一条,眼见日本人要和袁世凯签约二十一条失去价值。孙中山坐不住了搞出一个比二十一条更为优厚的条件,拿去给日本人。日本人还真的就被他忽悠了给钱给枪支持他起义,可惜三下五除二被摆平……
这下我们要问了为什么孙中山非革命不可甚至闹到最后有为革命而革命的意味?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以至于后来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分分合合你死我活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原因。
这事得从三民主义开始说起:三民主义里有个民生主义两条: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说的明白点就是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咱们的国父孙中山啊除了煽动人心、敢于想象之外什么理论实干他是一样都不会的,但是他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要推行自己的理想就要取得政权,后来他在苏联找到了资助者他这一生都想建立一个:党政军三位一体的国家。
他后来还搞出什么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怪物,为什么要这样搞因为孙中山觉得人民不行(小时候老师说这段我也瞎附和确实人民不行)……反正搞得好就是自己牛,搞不好就是人民不行。现在我们知道在党政军三位一体的情况下三民主义的最后一条民权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现在不是流行历史证明了什么什么嘛,这话国民党也想说。但历史证明了这话只有一家能说!所以这两家因为共同语言而走到一起,又因为都想垄断市场而分离。
三民主义解读: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孙中山先生的灵感来自于林肯的民治、民享、民有。
民族主义:中山先生一开始是想建立一个一个汉人自己的国家,他的口号也很直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条后来发现和现实有差距,实行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有学者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在此基础上民族主义也算是在新时代找到立足点吧。
民生主义两条: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中山先生觉得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他这两条能够很好的解决资本主义的弊端(政治为资本家绑架、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即:国家资本主义道路。他想像苏联那样建立一个党政军三位一体的国家,但他反对阶级斗争这种手段。
民权主义:集会、 结社、 言论、 出版、 居住、 信仰之完全自由权,以及 选举、 罢免、 创制、复决这四种直接民权。
第一条和现实不符需要修改,第二条和第三条冲突试问:党政军三位一体的国家如何保证民权不被政府权力的扩张所淹没?我们所看到的是至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姑且算中山先生是对的,是人类愚蠢。他不是因为我们愚蠢而设计了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道路么。就中山先生要求国民党党员宣誓绝对的向他本人效忠,这点来看他可能自己都不相信民权主义。
中山先生毕竟是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熏陶太久他的一切恐怕理解为思维定式比较合适。这么看来中国真的有特殊之处,曾经特殊现在呢?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