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越古老,越美好》读后感1100字
<六月,闲闲箬叶香>
端午艾叶,方干。六月百合,也轻展。人生有常,是中道!
品<诗经>,解情知理,在情理。情于钟情,理在常理。光阴里,慢慢熬煮,生醇和!可是艾草、箬叶、百合之味道?
端午清早,落雨云飘。南园撷艾草,户楹百叶香。糯米与红枣,箬叶里,于炉上,一夜暖过。
六月,闲闲箬叶香!
照顾自己,安顿身心!安心在我,放心于汝,可是不言默契,亦是彼此担当?!
读<诗经:越古老,越美好>,品鉴情理,体悟心路,欣赏生命蜕变的优雅弧线。
情理之俗,情理之邦,亦是情理智慧。和谐与圆融,可是合情合理,通情达理,于情理之中不偏,于力所能及无难,以平心常心之平常心,以心平气和之和颜悦色?幸福、安宁与清福,就是这种于情理的合、通、达、中之能力吧。
自性圆满与支离,可是做线性运动?从圆满出发,又从最大裂痕处弥合,回归相拥老灵魂。分裂时锋芒尽显,执着最处接引回头?
圆满,可是初心,又是归宿?执着时,直到生命无法承受之至重。接引处,便是生命无法承受之至轻,于至轻至重间,归情理之中且正,是和谐,是平心,是常态,是淡淡欢愉,浅浅的失落?
抑或,是圆满的分裂,或分裂的圆满。「性自有常」,从来都是完整无损。若月之盈缺,圆满与缺失,只在一念,与月无关。
<诗>,有生活,有情理,有性情,亦是女蒙!发乎<诗>之蒙,成于<礼>之止,执教在生活,于生活里,慢慢熬,熬出味道:淳,纯,醇;净,静,敬!岂非美味乎?
<卫风·竹竿>,也是数千年后,一场邂逅,是恩情。
昨日清晨,席上一枝,五朵百合,一苞微放。悄然无声,于相视间,一瓣轻展,风扬,飘了发,传着话。
那日,厚重的云,也浓淡墨染,层层又重重。并落几粒雨,换一日清凉夏爽!风是雨的伴儿,它们相携,为天地日月的信者。
夜半时,月上半空,笑意半盈,若花容半展。与窗内半开百合,相悦不语,是默契!分离与团聚,皆是欢愉!
温柔的推,有时,较握紧搀扶,也是中正,亦是慈爱。成为自己,成为独立行走的自己,必要「经得一番寒彻骨」。舒展,中美。清芳,自在。
节,洁!简,俭!亦是德慧!德慧岂是双修,一也!完整,是一心,圆融,为一情。
慈悲心,竟是在世情百相百态中,看到己之过往,怎能不慈,岂会不悲。悲悯情怀,皆由此生。
从此,解了,心。通了,脉!
「所谓传统,不是教条,而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是纠结于义理,而是收获了一颗柔美安静的心,这,就是“风化”,清风掠过,美了神,洗了心」,解得深妙!
「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性自有常,可就是真善美?混沌一体,或互为表里,文质彬彬。
六月,淡淡的欢愉,闲闲箬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