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就遇见了》读后感900字
前段时间读到了卡巴金的正念,这本书以前在我眼前晃过无数遍了,但我就是没能抓住它,这一次,大约是福报够了吧,终于抓住了。再然后,读到了仙彭达瓦的 《 走着走着就遇见了 》(这书在我面前晃过的时候,仿佛带着极大的魔力般吸引着我),这样一本书,竟让我读的废寝忘食,爱不释手。虽然以前也看过一些佛法的书,但这一次,我深切地体会到,我是真的想要学佛法了。再回头看以前看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甚至是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都觉得那些书那么的狭隘,仿佛我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可以以慈悲的心看着那些人的挣扎。正念的推荐序里有这样的描述, 正念是心理学与佛学的桥梁,而我也恰恰是走过了一条心理学到正念,再到佛法的路。正如仙彭达瓦说的,有些事,走着走着就遇见了,最终会遇见最好的自己,我期待着最好的自己。
说来玄妙,能够看到《走着走着就遇见了》这本书,大约是出于我的一个小小的善念。我想到很多人可能是由于我对《成长,长成自己》的评论来关注我的,而评论里面,我说了,我是一个在个人成长方面折腾了N久的人,我想他们关注我,也是想看看我在看什么书吧,看看有没有能为自己所读的书,而我的书架又太乱了,我就想着整理一个心灵成长方面的书单,结果就遇到了这本书,而且明显感觉到自己内心飞升了一个新的高度。真心的,非常感恩。
P.S.开始这点评被我设置为私密了,后来又想,我干嘛那么扣扣索索啊,不能坦诚一点吗?而且这样一本让我如此获益的书,就这么被捂着,多少有点对不起它。
这里还需要补充一点,后来我看海蓝博士的《不完美,才美》,也觉得挺受益的。我就在心里问自己,我不是要学佛法吗?不是觉得心理学比较狭隘吗?为什么还会这样呢?然后我仔细体会了一下看这两类书时自己的感受,然后发现,看佛学书时,感觉自己是跳出圈外的,内心是宽泛的;而看心理学书时,是置身于圈内的,内心是狭窄的,结论自然是宽泛的感觉更舒服咯。这就是我在上面说心理学狭隘的原因。当然,内心禅创办人张庆祥讲师说心理学好比西医的外科手术,当你有重急症的时候,自然是需要外科手术的,我也是非常赞成的,并且我也是经历了外科手术并获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