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读后感1200字
最近看了几本书,分别是:
陈志武《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
郑永年《改革及其敌人》
历以宁 林毅夫 周其仁《读懂中国改革》
周其仁《改革的逻辑》
这几本书都是关于中国下一步如何改革的,结合着看,都不错。
我梳理了一下几本书中的内容,填补一下我在经济方面的空白。现小小总结一下:
一. 中国为什么会有改革开放的奇迹?
1. 中国有动力和劳动力。动力是指中国太穷了,憋着难受想开放,劳动力是指中国有勤劳并廉价的大量国民。
2. 中国有邓小平。只要看邓选和毛选的平等关系,就知道邓小平对于中国的价值了。
3. 中国搭了便车。中国开放时,恰好世界处于一个好时期。按照陈志武的说法是你中国得感谢欧美,因为欧美200年来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贸易体系。
二. 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
我们中国人比世界其他民族都更勤奋,但我们却还是那么穷,道理也在这里。苦力和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在经济增长初期弥补制度资本的不足,这是中国经济得以增长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目前就是利用人力资本挣个小钱。大钱还掌握在欧美手中,以及将来的民主体制的印度手中。
所以只能小康,无法持续富有的原因是缺少制度资本。
三. 什么是制度资本,中国下一步做什么?
我们不去定义制度资本,因为很抽象。仅仅举出几个制度资本的例子,顾名思义都很好理解。
1 金融制度,
包括股票证券,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
银行整顿,主要处理呆账。
税制改革,主要是指开征房产税。
2 社会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教育,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3 产权制度,
主要是指向国有企业股份化, 农民土地私有化,取消户籍制度
4 信息制度
主要指新闻自由和文化自由。
四. 最终改革的方向?
作者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建议我中国要必须建立依宪治国的民主政治,包括法制、政府权力与制衡结构、司法独立等。终于最后指向了政治体制改革。
五. 如何进行政治改革
1. 理解技术官僚
中共领导集体已经从毛泽东时代全部由革命家组成,转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技术官僚(又称专家治国)集体,或者说中共已从一个革命党转型成为管理党。这种转型是中国过去二十多年来改革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技术官僚讲究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处理问题时没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在很多时候,能够把一些政治问题转化成为技术问题来处理。
中国的技术官僚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政治转型的问题
现在中国需要一位政治家,登高而呼,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 政治退出制度
因为没有政治退出制度,中国官员一天为官,就可以终身属于特权阶层。这些年,中国财政收入大量增加,其中大量的财政力量流向特权阶层。中国各级政府的财政开支为什么难以公开透明?很简单,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特权阶层的阻力使然。
3. 宪政民主
就是强化全国人大系统对政府的监督功能,让人大逐渐成为人民参与政治的间接管道。
4. 司法独立
继续推进司法改革。
改革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停滞不前。
这些经济学家知识渊博,让人佩服。
中国的改革要注意防右,但主要还是防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