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读后感_2300字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读后感2300字

任何事情的完成,都是有流程的。

包括你去饭店吃饭,你必须要先点菜,然后才能上菜,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流程。

那么写作,有流程吗?有。

《写作指南》这本书就是写作的完全指南,它完美诠释了一篇文章是怎么完成的。

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都需经过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这六道程序。

下面我把这本书的笔记分享出来,希望能带给你一点收获。

取材

取材也就是选取材料。写作材料的获取,不外乎人、事、景、物、情、理等方面,这每一方面都来源与生活。当然也要从阅读中获取,但那只是“流”不是“源。

“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受。-毛泽东《实践论》”

材料的获取,不外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获取就是自己的见闻和经历,间接获取就是读书或调查。写文章要有两个材料库存,生活储备仓库和知识储备仓库,因为写作就是“从知识和印象的库藏中间抽出最显著和最有特征的事实、景象、细节,把它们包括在最确切、最鲜明、最被一般理解的语言里。”-高尔基《苏联的文学》

直接取材-观察。文章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写文章就是对生活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观察是人们认识生活的基础。要认识生活,丰富生活,就必须把观察的大门拉开,让社会生活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鲁迅先生曾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直接取材-感受。感受,就是运用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接受各种外界现象(如声音、颜色、气味、滋味、冷暖等)刺激后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

比如关于黄昏的景象。

“黄昏是一个迟笨的黑牛,一步一步地走下了西山。”-闻一多《黄昏》

“黄昏展开暗淡的翅膀。”弥尔顿《复乐园》

“夕暮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丰子恺《儿女》

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写出的文字也是各不相同。

立意

立意,就是文章主题思想的确立。

确立主题是文章构思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好比一个人的生命要有灵魂作主宰,灵魂的高尚低下决定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一样,主题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是一篇文章价值大小、得失成败的决定因素。

把主题比作统帅,是说它象军队里的指挥官那样,写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服从它的调遣。选材、布局、语言、修改,以及表现技巧的使用,都要以它为准绳,为尺子。

文以意为主,写文章就应当意在笔先,没有意就不能轻易着笔。

构思

构思,从广义上,是指营构一篇文章,从取材到立意,从谋篇到表达的整个思维过程。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材料的选择、开掘和截取,酝酿表现技巧,打腹稿、列提纲等一系列行文前的准备工作。

构思的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第一,腹稿构思。

有的人采用腹稿构思,就是将文章的立意、题材、布局以至细节等预先酝酿成熟,然后挥笔而就,这个腹稿就是不见字面的详细写作提纲。

第二,提纲构思。

这就是把整个文章构思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列成提纲。列提纲对于保证文章质量,提高写作水平都很有意义。

第三,边想边记构思。

这种构思方式,是在定题之后就纵横捭阖地想开去。想到的就随手记下来,想一条记一条,不求系统完整。

布局

布局,通常叫结构,指题材的安排。即在主题统帅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各部分材料安排好,构成一篇层次清楚、详略分明、首尾连贯、中心突出的文章。所谓布局的逻辑顺序,就是既要符合全篇的结构要求,又要符合各个段落的结构要求。

文章布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言之有序,顺理成章。

文章各个部分的布局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区别处理,分清主次轻重。主要之处要详写,次要处则要略写。详写就是要尽量铺开写,写足写饱,泼墨如云。略写,就是轻轻点染,一笔带过,惜墨如金。

为什么要区别详略?详略配合,疏密相间,可以使文章波澜起伏,活泼多姿,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旨。

语言

句子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词语是文章的基本材料,都属于语言问题。一般把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所有经过加工的书面语言,包括一切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语言,狭义的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语言。这里讲的是广义的文学语言。

语言是写文章的工具和手段,任何思想、形象、技巧,离开语言都无从表现。

托尔斯泰说:“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和唯一需要的位置。”

作家老舍指出了锻炼语言的三个方面:“多读有名的文艺作品,多练习各种形式的文艺写作,多体验生活。”学习语言就要在这些方面下苦功,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磨砺过程。写作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锤炼语言和培养语感。

锤炼语言就是古人说的炼字,炼句,文学语言就是以口头语言为“毛坯”加工而成的。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受力,鉴赏力。是指不必通过理论分析,凭直接的感受,就能敏锐地判别自己或别人语言的正误优劣。

辨析语言的优劣来说,要具有三个方面的感受能力。

语言的精确感。善于从词汇、概念的汪洋大海中择取唯一恰当的字眼俩表达,做到“下笔如铸”,不可移易。

语言的形象感。看到一个景象,脑海中立刻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艺术地再现出来,具体,生动,丰富,完整。

语言的情趣感。语言富有情味、神理、气韵,能叫人体会到语言背后的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情趣。比如“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

修改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道工序,是同样关系到文章成败优劣的一个重要环节。

修改要有耐心和毅力。

有人问郭老:什么是剧本创作?

他回答:“改、改、改、改、改、改、改,写剧本最重要的是多改。”

好了,到这里,写作六道工序结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启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1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虎皮猫,你在哪里》有感400字

    【第1篇】 “寂寞的日子里,没有一点儿关于虎皮猫的消息,笑猫为了找到她,踏上了艰辛曲折的寻猫之路。样子和虎皮猫相似的猫到处都是。一场场误会和一个个故事,就在夏末初秋的这些日子里,好…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03
  • 《汤小团–幻象之谜》读后感400字

    我家里有一套《汤小团》,一共有24本,但我只用了20天左右就把它看完了,因为实在是太好看了! 两三个月前,突然问我:“你知不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我一头雾水“我这儿有一套《汤…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206
  • 《虎皮猫,你在哪里》读后感

    《虎皮猫,你在哪里》这本书很有趣。是杨红樱写的。 我和它怎么交上的呢?有一次,里开了一次书会,在书会中看见了《虎皮猫,你在哪里》,于是我买下了它,我回到家一看啊!这本书好好看哦!于…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28
  • 《刺》读后感500字

    愿这世界平安,如你我一般。 很依赖,曾经对李老师您的书略不屑,以为青年作家只会写一些没营养的鸡汤。可这些人往往又能够霸占畅销榜。误导读者购买。 今天阴差阳错翻开了这本书,可读性真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0
  • 读《黑魂灵之背叛的门牙》有感600字

    “耶!我看完了《黑魂灵》喽!”《背叛的门牙》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这是我个人认为曹文轩写的最快乐的一篇文章。《黑魂灵》的作者是曹文轩,《背叛的门牙》可能是曹文轩亲身亲身经历,…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216
  • 太行山上读后感400字

    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太行山上》,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位遇事冷静、平易近人、办事果断的风云人物――朱德。 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爷爷,被许多人称赞,有人称赞他的智谋,有人称…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