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疗养客》读后感_1200字

《温泉疗养客》读后感1200字

四年前的今天,我肯定想不到自己最爱的男作家会更换。斜躺在沙发上,捧读村上春树的还不到二十岁的姑娘,正在沉迷在奇妙文艺里,叹服作者对情感词汇的把控。

遇见黑塞,如同昨天出门时的湛蓝天,一种值得留意和呼吸的存在。

书里讲述了黑塞几十年的经历,从出生时书香门第的富裕生活到服役后的家“破”人“亡”没有房子住。从逃离城市住田园河边到流浪漂泊居无定所。黑塞说他习惯了流浪,喜欢自由的漫游者。

我想说:这是内心强大、适应力强的习惯,有了精神源泉,也是反战歌声的前奏。

《温泉疗养客》是一本游记,值得五星评价的游记,尽管书的最后一部分无营养。

我认为游记,就是记录旅途中景色、游玩、风俗习惯。这本书打破了这样狭隘的见识。

游记的一篇文章里,使用二重性把刚描述完整的一份开心给打破,又重新烘焙出一份难以接受的愤怒。可以说是,文章处处有惊喜。

接受情绪波动的我们,却总是没来得及分析原因。

如果非要一路探寻下去,无穷尽的波动变化才是生活的意义。我认为,一切我们所爱的,只不过是一种象征。要是我们的爱附着在某样东西上并且发展而成为忠贞,成为德行,我倒反而觉得事有可疑。

如果没有这无限的、一直起伏变动着的调整,我何来勇气,去说一个字、作一次判断、去感受和表达爱与恨,我又何来勇气生活?

和想象力糅合的景色,不是山一程,水一程那样的简单。

在山隘面前,远方吸引着,憧憬燃烧着。

我是夜的漫游者,在树林和山谷摸索,在村庄里探寻旅游的浪漫性。

走到桥头,感知万千战士奔跑去开战的盲目,倾听溪水湲湲,凝睇远天日暮。一遍遍,一回回,永不知厌。

想在牧师的房子里做一次牧师,或虔诚无畏,但也许会有喜好偏颇道德丧失的模样。

在田家的院子里,我梦想成为一个巨人。

   树有如圣物。懂得和它们谈话和懂得聆听它们的人就会懂得真理。它们讲道不是讲长篇大论的教条和处世良方。它们无所拘束地讲个别的道理,讲生命的原始规律。

晦暗莫测的下雨天里,我装扮成灵肉和谐的智者,一个清白之人。

午间小憩时,死神你像一颗冰冷的星俯瞰着我的无靠无依。但有一日你将翩临,并且热情洋溢。

红房子里,草地上,天空下,我所能做的是,摆荡在一对对正反极之间并随时准备奇迹的不速而至。我所能做的是,永远保持不满意也永远不以无所栖止为意。

每条路都是弯路,每次栖止都孕育新的追求。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漫游者,像是一个还没有学会区分尼泊尔紫檀木和犀牛角紫檀木的木匠一样,总是不会探寻脉络和逻辑。

因为对我而言生命只存在于两极的上下涨落中、存在于世界两根基本支柱的来回变动中。我不断想指出世界的多彩多姿,同时告诉人们,这多彩以一体为基础,我不断想指出,美与丑、亮与暗、罪愆与神性的对立永远只是暂时的,它们永远会相互转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1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知错必改》有感400字

    在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叫《知错必改》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唐太宗他是唐朝伟大的皇帝之一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个皇帝名叫唐太宗,他非常的贪玩,后来有一个官说他太只知道玩不认真的管朝廷说他不…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91
  •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300字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300字: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心理。——题记 每当我翻开《朝花夕拾》,透过鲁迅先生生动的文字,炙热的感情,…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31
  • 朱自清散文精选读后感400字

    一篇散文,能够点醒几代人,让读过的人明白了血浓于水的之情;一篇散文,让我们永远记住了清华园的朦胧、忧伤之美;一篇散文,让我们仅通过文字就能感受到的萌发和勃勃生机。 这些散文的作者便…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67
  • 凡卡读后感40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了《凡卡》这篇课文,感触很深。 《凡卡》一文借凡卡给写信这件事,叙述了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反映了沙俄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260
  • 《我是白痴》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我是白痴》的书。一看到书名,我就有些困惑,情不自禁就想一探究竟。原来有一个名叫彭铁男的男孩子,他天生智商比别的孩子低一些。但是,他爱上学,是个快乐…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114
  •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200字

    这个星期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了《的故事》这本书。 这本书写的是雷锋很小的时候他的亲人就陆续去世了,七岁时,他就成了孤儿。幸好当地政府好心收留了他。为了感谢党和政府对他的关怀,雷锋…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