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病之王:癌症传》读后感1600字
这么好看的书竟然被下架,只能转到网易读书去看了。先总结一波:癌症与生物学,医学,化工,社会,战争,政治,经济,道德伦理都密不可分,由此也先后诞生了外科手术,化学疗法,放射疗法。
公元前2625年,古埃及医生印和阗记录了第一例有记录的癌症病例——乳腺癌,在“治疗”项下,他只写了短短的一句:“没有治疗方法。”
公元前约400年,希波克拉底时代,一个描述癌症的词语“karkinos”首先出现在了医学文献中,它来自于希腊语“螃蟹”一词。波克拉底提出,人体主要是由四种被称为“体液”的液体构成,包括血液、黑胆汁、黄胆汁和黏液。这些体液,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颜色(红、黑、黄、白)、黏性和基本特质。
公元160年左右,希腊医生克劳迪亚斯·盖伦认为癌症幕后元凶是四种体液中最恶性、最令人忧心的黑胆汁,认为癌症“最好不要治,因为这样病人活得更久”。
16世纪的外科医生帕雷就曾描述了用煤火加热的烙铁来烧焦肿瘤,或者用硫酸药膏来烧除肿瘤。
1538年,布鲁塞尔的维萨里同他人详尽绘制了动脉和静脉的路线图,以及神经和淋巴结的位置,发起了解剖学工程,证明了人体内并没有黑胆汁。
18世纪60年代,苏格兰外科医生约翰·亨特不顾盖伦的教诲,为患者切除肿瘤。开始为肿瘤进行“分期”,可移动的肿瘤是早期的原位癌。不可移动的肿瘤是晚期浸润型的、转移的肿瘤。
1828年,柏林科学家弗里德里希·沃勒通过煮沸普通的无机盐氰酸铵合成出原本由肾脏才能产生出的尿素,证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生物学即是化学。
1846年,波士顿牙医威廉·莫顿公开展示乙醚麻醉术。
1847年,德国研究者鲁道夫·魏尔啸命名白血病“leukemia”,这个词来源于“leukos”一词,在希腊语中表示“白色”。
1856年,威廉·珀金发现了一种后被誉为“染料中的圣杯”的化学染料,它可以由最普通的化学品简单合成,珀金把它称作苯胺紫。
1859年,法国化学家路易·巴斯德把肉汤暴露在空气中,肉汤很快就变浑浊,开始发酵;而密封在灭菌真空罐内的肉汤依旧清净。根据这些观察,巴斯德提出了一项大胆主张:空气中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菌)落入清汤,滋长,造成了浑浊。
1860年,英国伦外科医生查尔斯·摩尔用微小的黑点在乳腺绘图上记录下每一次复发的解剖学构造,标示原始肿瘤的发生位置、手术的精确范围和癌症复发的位置,创造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癌症复发记录法。
1869年,苏格兰医生约瑟夫·李斯特用乙醚做麻醉剂,石炭酸做抗菌剂(受巴斯德肉汤实验启发),为他的妹妹伊莎贝拉·皮姆切除了乳房肿瘤。伊莎贝拉术后并未发生感染,活了下来,三年后死于癌症肝转移。
1878年,距离沃勒合成尿素的50年后,莱比锡城保罗·埃尔利希发现苯胺衍生物只对细胞进行了局部染色,某种特定结构因着色被突显出来,而其余部分则被忽略。某些毒素注入动物体内后,能够产生“抗毒素”(后被称为“抗体”),它以超常的特异性结合毒素并使其失活。埃尔利希与其合作者找到了他们的第一种抗生素:一种鲜艳的红宝石色染料衍生物,埃尔利希称之为“锥虫红”。几年后,“化学疗法”诞生。
1882年,美国外科医生霍尔斯特德在餐桌上为他的母亲移除感染的胆囊,成功地完成了美国历史上首例胆囊移除手术。“根治性(激进)外科手术”的代表者。
1895年,德国威廉·伦琴在研究射线管时发现一种强大得几乎可以穿透所有活体组织的能量,伦琴把他发现的这种光叫作“X射线”。
1896年,法国化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发现一些天然物质会自主释放性质类似X射线的隐形射线,这其中就包括铀。
1896年,米埃尔·格拉比临时制作了一只X射线管,用来照射罹患乳腺癌的罗丝·李,李的乳腺肿瘤发生了溃烂和紧缩,这是X射线治疗史上第一例有文献记载的局部反应。格拉比得出一项重要结论:X射线只可用于治疗原位肿瘤,对于转移后的肿瘤,效果微乎其微。
1902年,巴黎比埃尔和玛丽·居里夫妇,提炼出0.1克新元素,镭。
随着X射线诊室在欧洲和美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肿瘤医学的一个新分支——放射肿瘤学,诞生了。
1942年,默克公司发出第一批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