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中国的犹太人》读后感900字
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部分满足了我对犹太民族一直心存的好奇心,这本书名叫流散中国的犹太人,其实有不少的篇幅是在介绍这个民族从大约两千年前被古罗马灭国之后开始世界大流散之后的悲情历程,可以说这是一个凝聚力,向心力,自我成长性,自主学习能力,自律性,目标感都非常强大的民族,在全世界流散的1800年间,在没有自己的祖国,寄人篱下的境况下,每定居到一个地区都能很快融入和学习当地文化,但同时,又很坚定的恪守自己的文化和习俗不被同化掉的(除了我国的大汉民族)顽强的民族。在这本书中有几个犹太民族比较突出的特点触动我很深。首先,这是一个人民素质极其优质的民族,高产领袖,伟人,世界大师级人物,商业英才,艺术家的民族,比如马克思,列宁,弗洛伊德,门德尔松,海涅,毕加索,沙逊大财团(上海的和平饭店原来是他家的,曾经在上海滩叱咤风云一阵子)等等;第二,这是一个极为擅长经商的,有惊人商业天赋的民族,走到哪里,即使一开始苦难缠身,一贫如洗,一旦安定下来,通过自己点滴的努力,都能在生意上做出成绩,带动所生存区域的经济发展,利己利他(上海是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具有超强商业sense的民族;第三,这是一个在任何境遇下都不忘教育的民族,在流离失所的1800年间,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次排犹反犹的浪潮,一言不合就被排挤,被迫害,被屠杀(尤其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惨绝人寰几乎灭族性的屠杀,也是在这一最苦难的时期,大量的难民逃到了中国),即使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每流散到一个国家,生活有点起色稍微安定,他们就会建学校,让孩子上学读书,所以在流散的过程中他们的孩子也都完成了基本的教育,民族要强大,教育不可耽误;第四,是这个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目标感,对于重建自己家园的复国梦想,锡安主义运动的坚定和执着,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地,富人还是穷人都未曾忘记,全民族为了这一目标不懈努力,贡献一己之力,有了今天的以色列。最后评价下这本书的整体感觉,作为初步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这是一本比较合适的入门级读物,但书中内容的结构逻辑其实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空间,有些语言比较繁复冗余,重复性比较高,叙述历史的内容衔接上会有堆砌的感觉,生动性可以继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