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读后感700字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带来两个全新的转变,由追求数据精确、因果关系变为接受混杂、探索相关关系。大量数据的出现应生了云计算,淘宝云计算。
大数据趋势的深层原因,就是海量数据的存在以及越来越多的事物是以数据形式存在。
- 大数据时代的思维转变:
获得全部数据而非随机抽样样本,不介意数据的混杂,事实上,数据越混杂代表性越强。从纷杂的数据中找出事物的相关性,而非弄清因果关系。
这会有点别扭,沃尔玛在飓风来临时蛋挞销售量就会增加,为什么呢?不知道,或许美银觉得蛋挞和飓风更配~。沃尔玛的目标是盈利,找出为什么对它并不重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增加销售额,这就够了。
真的够了吗,我觉得不够。相关性正在崛起,但这并不代表因果关系在将来会泯灭,发展意味着越来越丰富,不是此起彼消。我们可以利用每一个明显的相关现象来调整行为,但若不对这种方法本身有着清醒的认识,可能会本末倒置。任正非坚持每年都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砸在开发钻研核心技术上,不是像小米的销售崛起,也不是功能设计追逐潮流(华为手机颜值不行~),但这也奠基了华为的老大地位,高瞻远瞩,着实令人敬佩。另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便是老罗的锤子。(不算苹果)
-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变革:
焦点访谈说用事实说话,可现在已然演变为用数据说话(想想你做的无数PPT里无数的数据分析)。而且只有数据存在,那它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新资源”,太阳能严格意义上也不是永恒的。挖掘数据的多层价值,清晰定位,企业竞争力。
- 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
将来我们还会有“隐私”这个词语吗?是时候出台大数据的法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