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800字
对于一个文科背景出身的人来说,这本书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思维逻辑框架。每一章都能看到自己平时做事情的影子,有些甚至能追溯到小学或初中时灵光一现的idea。但因为种种原因,懒惰或者是注意力的分散,没有把独立的点升级为宏观的格局,又或者没有坚持归档,把杂乱的东西系统化。作者在本书中提到的方法论,至少将指导我在12月复盘毕业两年来的成果。
再讲一个小故事。
刚回国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受邀到家乡的联通总部给员工做“新媒体”相关培训。为什么是我呢?在信息相对落后的大西北,我一个学New Media的海龟研究僧大概被认为能跟他们讲点新鲜的东西。但是跟经理沟通后我发现,他们的诉求只有一个,就是教他的员工们怎么做公号。为什么要做公号呢?也许是因为15年底企业做公号的狂热,也许是因为想抢回被移动稀释的用户,或许连经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因为组织决定了要成立一个新媒体科室。虽然我学的概念理论包括我的大数据可视化毕业设计跟这个半毛钱关系,但通过收集网络资料的方法去讲一节“如何做公号”的课还是很简单,因为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收集资料”的这个过程也懒得去做。
结果是,经理觉得员工们学到了,但这笔钱我挣得很不爽。一方面,发现自己跟国内新媒体的发展脱节,对于未知领域和相对闭塞的环境令我恐惧;一方面,一向好为人师的我觉得如果不是真的有两把刷子,是不配站上讲台的,尤其是大学以后的教育。(那时有一个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做双语教师的机会)这件事,也坚定了我“出逃”到更大的世界的决心。
看到作者描述自己“改变世界”的这个梦想,从大到小,一步步拆解,一步步具现化。很多记忆又逐渐清晰起来,这两年来有很多迷茫与摇摆,但骨子里,我大概也是这样的人吧,不然为何在这里,又因此时而热情洋溢,时而黯然失落呢?哈哈,不如像一无所有王健林一样,先~[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