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新工业革命》读后感900字
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但却不自知,即便某些人模糊的感觉到什么,也难以名状。历史总是后人来总结的,十八世纪以前的世界生产力低下,一个人终其一生也难以看见年轻时对于未来展望和梦想的实现,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创造力仿佛突然被唤醒,在以后二百多年的科技发展比人类诞生之日所有时间的总和都要大,到了上世纪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的出现科技水平更是一日千里,不过看似近几十年好像科技进步再没有了那种革命性的进展,到底是高潮后的回落还是蓄势以待更猛烈的爆发?此书作者的观点无疑是后者。
自工业革命起,科技水平的进步总是有代表性的一个具体物件来标记,如珍妮机、蒸汽机、福特T型车、核能、微型计算机、互联网等等。这些标志性的物件不是凭空而生的,在其诞生之前会有相当长的时间或相当多的人在从不同思路和角度奔着同一目标而去,在吸取各家之长后产生了一个具体的、标志一个时代的物件,这一过程我冒昧的命名为“大众研发期”,而当下,我们很可能正处于一个“大众研发期”,估计不远的时间内,将会又有标志性的东西产生。
新的科技水平进步往往是建立在上次成果之上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知道下次的工业成果会出现在什么方面,那就是“互联网”。“互联网”的优势就是能够把全世界人们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巨大的智慧能量,以推动科技发展。但真正这条“互联网工业革命之路”如何走?本书作者给出了个人的解答,并描绘了科幻片般的未来科技,然而通过作者的分析我感觉这并不遥远,很多已经有了实际产品,比如3D打印机。
以作者来看,未来通过互联网的工业革命之路,很可能会改变传统的制造业甚至企业管理和发展。作者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创意和设计公司的规模往往会更小,甚至小到以家庭为单位,你也许觉得这太超前,但作者已经自办公司来实践自己的理论了,当然目前尚不完善,最根本的就是制造业的“上线”还没有成为主流,但他预计,这是迟早的事。
初看此书的封皮感觉甚是单调压抑,但翻开书读过一遍,就如同进入了一个触手可及的科幻世界,然而通过作者的分析这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