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2700字
这本书是我读过的关于旅行与成长书籍中记忆较深的一本,也是从这本书开始,真切地想要去看这个世界不同的面容。
间隔年到底是什么?听起来跟时间有关系,但又为什么出现间隔?书中解释道
“年轻人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会做一次为期一年的旅行,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不同背景的生活。在旅行的同时,也会做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以便更好的融入社会。”
这一年,便是“间隔年”。
很显然作者东东的间隔年是在工作后开始的,成为迟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实整本书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富丽堂皇的旅行所见所闻,也许是因为所选择的目的地在东南亚,壮美迷人的人文景色并不是那么多,但我依然强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迷人的是人性中最本真的流露。值得每一位行走在生活旅途中的人去慢慢地读慢慢地感受。
一、关于勇气,亦或者说执念。
这两个词看起来一个褒义一个贬义,但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想从里面提炼出合适的词去描述他对梦的追求,面对困难时候的坚持与勇气。
我觉得勇气与执念可以合并。有这么一句老套的话——万事没有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勇气面对那些意外“惊喜”,它们是追逐想要事物时必定会遇到的礼包,克服困难越过危险而不后退就需要勇气。那么遇到诱惑的时候呢?
有朋友会说拿出坚定和毅力来对付,再好的条件我都不会投降。
但东东所遇到的情况下,退缩会有更好的环境结果,只需他放弃间隔年计划,停止追梦(因为这段追梦之旅确实不是游山玩水的享乐,也不是各种挑战的刺激,每一步走的并不轻松),所以我想到了执念。无论身后有多好,无论前面多么艰难,当犹豫不决的时候,信念是唯一重要的支柱,以至于我们可以保持一颗执着的心,人们常说执念不可太深,但如若我们没有了执念的生活,自己又真的会心甘情愿的接受么?不甘心的背后是不是那颗执念的心在坚挺我们继续硬着头皮往前走呢?
二、关于旅行的意义,亦或者说自我的探索。
当东东一个人在异乡生病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最重要的人是家人。
总会有那么一刻,遇到那么一件事,让自己清醒的看到心头最重要最在乎的究竟是什么。 不知道其他人如何,看到过身边人包括自己,总是乐于寻找最原始最艰苦的路线,仿佛那些未知的挑战比现在安定富足的生活更有意义,能让自己变得更勇敢更机智。
想让自己在历练中证明给自己,我们有能力。但我们又都会害怕那种迷失的感觉,也许这也是多数人会拧不过压力从众的原因。
三、关于别人的生活。
东东在缅甸遇到的华侨叶先生的那段经历,让作者感叹远在他乡的华侨努力寻找着与祖先的证据的沧桑,也让我感触到出国到底是生活还是生存,比起道听途说异想的我们,或许只有当事人最有发言权。
当然还有一些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比如在老挝最贫困的地区,一个炒饭竟然要10元人民币,因为贫困到所有的油盐酱醋都要依赖进口;
比如整个境外地区的东南亚人习惯挤一种“pick up bus”的货车改装车,而在我看来更像是见拉猪的车;
再比如2.2美元在缅甸的叶先生手里可以购买质量最好的几只猪脚,好几斤面,调料和煤炭足够开个店面;
那些看起来蛮不讲理的奇葩制度,有些国家国境时候规定某国人必需步行通过,一些人必需从空中飞过边境,一些人可以陆上通过但不可以步行,以及本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相同商品不同价的公认情况,签证过期“逾期停留”是不违法的,路上遇到带着中国麻将的日本人,三更半夜喊着三缺一……
还有几个时刻让我突然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其一是中国幅员辽阔,以至于我们不会感受到那种过了一条河就到了另一个国家的状态;其二是巴基斯坦对中国人的热情与友善,到处能看到中国国旗,过境其他国人要交几美元的路费,而中国人免费。
工作人员很热情而尊敬地说“这条路是中国人帮我们建造的,中国人可以免费通过”。
四、关于缘分。
缘分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它就是这么神奇,让你不得不相信真的存在那么股力量。就如同东东与他的朋友,同时我也认为是他们相同的志向让缘分长存,因为有了相同的目标与志向,在一个圈子里即便走的再远,重逢依然会是必然的。
五、关于生命。
作者的间隔年之旅是奔着做义工去的,在哪里金钱对于每位志愿者而言已不重要,面对着艰苦脏累的生活,各国义工接触着死亡、感动、别离、温暖。
即使短短的一周也足以重整一个人整个的人生方向,那些青春的热情,那些抛开物质、国籍、种族、年龄之后所留下的最本真的美好结晶,是感动我的地方,相信也可以感动你。
六、关于爱情。
这或许是东东间隔年最意外,也是最美的礼物了吧。一位善良、礼貌、漂亮、贤惠、优秀的日本姑娘——他现在的妻子。他们经历了别离,经历了现实问题的纠结,当然现在依然存在着许多未来的未知,只是他决定陪伴妻子暂定日本。
两家人都没有反对这份干净的感情,感情的真诚可以感天动地吧。比起当初那一次次分别撕心裂肺的痛哭,这一结果真的是最让人欣慰的了。
即便是融入到了日常繁杂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妻子的爱丝毫未减,从他记录两个人的争吵,让人还未看完便心生温暖。
“这个原本叫铃木沙弥香的日本女孩,那一天下午正式改名为‘孙沙弥香‘,成为了我的妻子。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伴侣”
“新婚正式定居日本后我到学校学了半年的日语,懂得一些基本的对话,于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日语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和沙弥香吵架的时候也能派上用场。
不过基本上动真格的时候还是要用英语吵,因为这样比较公平,又或者用中文吵架我也不介意,可惜沙弥香中文实在太差,我一个人吵起来无聊至极就做罢了。
又因为沙弥香的英语可能比我稍差一些,所以感觉只用英语也不是绝对公平,有时也默许吵架时可以用一些日语,可惜我的日语水平也不大好,常听不懂。于是我们吵架时经常会突然安静下来有人要求对方再重复一遍内容,以至于原本应该讲得很慷慨激昂的话经过第二次无奈地重复变得柔软无力、毫无气势。”
当勇敢的走过这一切之后,作者回想过去的时光,看看身边睡熟的妻子,那些过往犹如一场梦,让人觉得突然自己就拥有了整个生活。感恩东东在书中分享的他所有的宝贵经历,他对不同人生的开放性接纳姿态,他从历练中对生命的思考,每一步都是在付出,而老天总是那么公平,终有一天,所有的付出都会有个美好的开始。
不论你承认与否,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地球的哪片土地生活着,我们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间隔年”,这加了引号的“间隔年”会让我们一次次的蜕变,不断的探索内在,最终经过“间隔年”的洗礼我们终将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幸福的方向。
你,是否已经走在了自己那段“间隔年”的路上了呢?[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