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过低配的人生》读后感1300字
这是一本打破思维的书,有经典的例子值得学习,但有人说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举的例子太死板,其实例子真的不重要,能从例子中吸取教训才是王道。
有用的东西太多,简单的作下搬运工:
三:谁是傻子呢?看透不说透
这世界上,一半人的智商,在平均线以下。还有四分之一的人,就在平均线上下波动。这两部分人士加起来,占到了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三。
余下来的四分之一,智商并不比居于之下的四分之三强多少。况且人类的天性,又对自我利益极为敏感,你这边还没打坏主意,他心里已经拉响了警报。总之无论智商高低,动坏心眼犹如玩火,最终是反噬自身。
社会上,每个正确的行为一定都能证明,每个错误的行为大都是能够证明的。人心里,动机是很难证明的,行为是容易证明的……
二:坚持?还是找方向?
几年前,有位中国留学生,三次申请读海外一所建筑学院,三次遭拒。
他不服,愤然进行第四次冲刺。这一次,建筑系主任亲自出面拒绝他。
系主任:你被拒绝几次了?
留学生:三次了。
系主任:你为什么会被拒绝?
留学生:……不晓得。
系主任:读过心理学吗?
留学生:……没有读过。
系主任:读过社会学吗?
留学生:没有。
系主任:读过人类学吗?
留学生:没有。
系主任:那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够获得入读资格?
留学生:我喜爱建筑。
系主任:如何证明你喜爱建筑?
留学生:我打小就爱搭积木。
系主任:但你不读心理学,不读社会学,不读人类学,我只能相信你对人根本不感兴趣。建筑是给人使用的,如果你对人不感兴趣,怎么可能设计出更适合人类文明的新型建筑?
留学生:……唔,唔唔。
一:思维训练
索罗斯原理一:人类是极差劲的,对这世界的判断,八成是错误的。
索罗斯原理二:人类的判断虽然错误,但却是依据判断行动。所以人类的错误判断,又反过来构成人类社会本身。
第一步:拿张纸,拿支笔——懒得拿也没有关系,打开手机上的备忘录。
第二步:找到本文促进大脑思考的两个原则:第一,社会上,每个正确的行为一定都能证明,每个错误的行为大都是能够证明的。第二,人心里,动机是很难证明的,行为是容易证明的……把这俩原则,粘贴到备忘录里。
第三步:证明或是证伪这两个原则。
第四步:如果你找到反例证伪了,一定要告诉我。如果没有,觉得这两条挺有道理的,那就进入下一步。
第五步:以这两条为起点,自己尝试推导出索罗斯的两个认知法则。
第六步:推导不出来不要紧,索罗斯也是花了大半辈子,才琢磨出来这么两条的。如果推导出来了,你比索罗斯更强,那就大家一起进入下一步。
第七步:把索氏两条原则,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到简短直白,大街上随便拉过来个街舞大妈,都能听得懂你说的是什么的程度。
第八步:把这两条数学化、函数化、公式化——说过了,这个过程旨在于构建你的大脑自然回路,形成常态思维。
零:结论
不想随便给五星了,所以给四星,不是不好,是为了在读到能让我迷糊灌顶的书时有个好的评价!不然没有区分度,就像孔子的弟子问:以德报怨何如?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