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欢作乐(百读文库)》读后感1000字
毛姆一贯的作风,叙事中夹杂着对生活哲理讨论。
每一次读完后都希望有个美好结尾,或许是深受中国电视剧的荼毒,总觉得毛姆小说的结尾意犹未尽,但这样才耐人寻味。
毛姆以“我”—作家阿登申,追忆童年时期初识的作家德里费尔德以及前妻罗西的往事。通过现实与回忆穿插的方式一一叙述开来。
书名《寻欢作乐》取自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一句台词:“你以为自己道德高尚,人家就不能寻欢作乐了么?”生性风流的罗西深受身边男士的喜爱,也处处留情,但她绝不是轻浮之人,反而一生都可爱率真至极。看过一句点评,“ 毛姆笔下的人物都一样,肉体不羁,灵魂高尚。”罗西可谓是最佳代表。
和罗西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正是德里费尔德写作才能的巅峰时期,罗西离他而去之后便写不出那时的作品,他记得和罗西失去女儿痛苦时的点滴,甚至都能想象出罗西的行踪。他深刻了解罗西身上的宝贵品质,所以也能容忍她与她的情人们约会。
罗西就是一个人矛盾体,“她有重大的、令人恼怒的过错,但是她长得美,人也诚实”。若如在现实社会中,罗西定会受到大众的唾弃,可是在这本书里,她是那么可爱,率真,散发着月亮般的柔光,让读者越来越喜欢。罗西曾经做过酒店女招待,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却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认为只要是喜欢便可以在一起,频频与男子约会,不理会社会道德的束缚,甚至抛下德里费尔德与情人私奔。
寻欢作乐也有暗指罗西之意吧,周围人的不同态度则比显示出此人的道德观念。带有嘲讽口味提及罗西的德里费尔德第二任妻子,一生都在矫揉造作,让德里费尔德成名的特拉福德太太则是沉迷于世故,展现出来虚伪本质,一味的控制德里费尔德,甚至和女性吃饭都要跟随,终于在让德里费尔德生病时爱上了女护士,或许是天性压抑的太过分造成的。她们的虚善与罗西的真诚坦率,不为世俗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着故事走势,觉得主角似乎由德里费尔德转向了罗西,越看到后越渴望知道罗西的命运。甚至都有点模糊主线到底是谁。想着今日在豆瓣上看到一位网友点评,“罗西代表的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纯真的人性美,德里菲尔德代表的是进化的文明的人性美。文明,就意味着要摆脱原始和本能,就要承受痛苦和矛盾的撕扯,这种撕扯无人能懂,只能诉诸笔端。 ”顿时觉得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