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全集)》读后感_1100字

《三国演义(全集)》读后感1100字

拜读罗贯中著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读完,想写一点书评,以表自己对这本书的欢喜: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罗贯中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显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
——金庸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三国演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4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有感600字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里的《张良拜师》、《火烧赤壁》、《千金一笑》、《三家分晋》、《投笔从戎》、《昆阳大战》等故事深深吸引了我。我最喜欢《昆阳大战》里面的刘秀了。 著名的昆阳大战…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261
  • 《碎片》读后感_1400字

    《碎片》读后感1400字 《碎片》 青山七惠《碎片》获第35届川端康成文学奖(2009年)描写女大学生我因机缘巧合,与父亲一同参加采摘樱桃之旅,旅途中,瘦弱得没有安全感的父亲,在旅…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72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受700字

    她,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会说话的盲聋人; 她,是一个不畏艰难,艰苦求学,最终以优异成绩于哈弗大学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演说家; 她,是一个热心于慈善事业,关心残疾人…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30
  • 红色经典书目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 在这个里,我又重温了一遍《小英雄雨来》。 这篇课文讲述了小英雄雨来勇敢地和八路军一起抗敌,在日本鬼子的威逼利诱下坚贞不屈、机智逃脱,成功掩护了“李…

    读后感 2022年5月26日
    173
  • 《芸汐传奇:风华倾天下(天才小毒妃)》读后感_700字

    《芸汐传奇:风华倾天下(天才小毒妃)》读后感700字 《天才小毒妃》 2018年1月下旬的某天,在微信读书中无意中看到小毒妃的现代版番外《医见钟情》,看完后点进了小毒妃,近430万…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113
  • 《静下来,才能看见自己》读后感_800字

    《静下来,才能看见自己》读后感800字 慢慢冷落你的人说明有人可能替代了你 话都不想跟你说的人说明这个人心里压根就没有你所以疏远你的人就让他疏远吧 别问为什么 因为你听到的全都是借…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