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大屠杀》读后感_1100字

《现代性与大屠杀》读后感1100字

在你的理解中什么是现代化?

而你对大屠杀又是怎样的认知?

如果有人告诉你,现代化是大屠杀惨案的元凶,你是不是会觉得荒诞可笑?

中国人对于大屠杀的认知,无可避免地都会联想到南京大屠杀,32万同胞惨遭于难,这是我们认知中最大的滔天罪行。可是如果我告诉你,德国纳粹在二战期间屠杀了约500万犹太人,你是不是会觉得不寒而栗。

鲍曼的这本《现代性与大屠杀》刷新了我对现代性的理解,也在他的带领之下逐渐地看清了现代化如何能够实现对犹太人的“清理”。其中主要提到几个观点,园丁花园管理模式,药理学原理,远距离导致道德失效,理性至上主义最为让人印象深刻。

园丁花环管理模式,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治理就如同一个园丁治理花园一样,花园是具备规划理念的,花园里什么可以生长什么不能生长,甚至什么该怎么生长都是有规矩的。花园里的杂草一定要除去,因为会影响整体布局,对破坏花园规划。而犹太人则被认定为杂草,会破坏德意志共和国,所以犹太人应该被铲除。

药理学原理和花园理论有某些共通之处,即存在不意味着合理,而是否有利于整天才是存在必要性的关键。而犹太民族就相当于身体里面的癌细胞,其不存在主观善恶,而且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对于错误的存在只能够消除而不能和谐共生。

远距离道德失效也是指的是手段与目的分离,职业责任代替了个人道德。每个人都只是目的成功上的一环,各个环节之间互不沟通,都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例如生产轮胎的人仅专攻于轮胎的生产,他不在乎轮胎最终会组装成什么样的物品,发挥怎样的效用,亦或者说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的产品将会用于何处,就比如说轮胎最后成了火车的轮胎,投入了铁路线上,火车上装满了犹太人,目的地是奥斯维辛。。。

理性主义,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计算成本与收益来衡量决定行为。以我保全,与合算是理性主义最常考虑的指标,然而你如果知道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则,德国纳粹可以将犹太人轻松操纵,让他们自愿,平静地走进毒气室,可以让500万人不愿揭竿而起,让为数不多手持武器的人任意凌辱,你是否想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个原则。

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就是理性主义,系统化,逻辑化,程序化,技术化。而这些都是大屠杀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大屠杀并不是现代性的副产品,而是大屠杀产生的必然条件,可以说没有现代性,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光思考如何掠夺那么多人的性命都会让纳粹望而止步,可是现代化为这一疯狂的想法提供了现实基础,高端的技术,使得执行者能够挣脱动物般的同情心;理性主义,让犹太委员会成为了大屠杀的帮凶。

我们是时候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时候正视文明于技术的力量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4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筑梦路上》读后感35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筑梦路上》的课外书,其中感受最深的是《“牛奶河”变了》这篇文章,它主要讲述了70岁的石原相老早年一有空就到浦阳江的翠湖段游泳,但因为浦阳江成为“漂…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107
  •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500字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500字: 之前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就已领教过茨威格细腻动人的文笔,纵使我并不是那么理解和欣赏这篇故事,但他笔下美妙的词句与比喻,却也时常让我心生…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0
  • 读《西游记》有感800字――永不泯灭的中国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话是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其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不知爱读书的大家领悟了没有? 《…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21
  • 芙蓉如面柳如眉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笛安这个人很多人认识。我看完她的介绍,静趴在阴天下的阴暗屋子里,那光滑的桌子上。她浑身融入在暖洋洋的阳光之中,浮游在那宁静…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65
  • 三年级《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第1篇】 今天,我看完了日本小说《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 小豆豆在原来的里老捣乱,一会儿叫路人过来,一会吃东西,总是让骂。但是,自从小豆豆来到巴学园,她就…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143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读后感_1600字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读后感1600字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阅毕。读史使人明智,愚昧无知的我读吧。哈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世开平。这就是宋代士…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1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